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纤维素的化学和超分子结构 | 第14-16页 |
·纳米纤维素晶体 | 第16-21页 |
·纳米纤维素晶体的特性 | 第16-18页 |
·纳米纤维素晶体制备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纳米纤维素晶体在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论文研究背景、意义与内容 | 第21-2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1-2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硫酸水解法制备纳米纤维素晶体的研究 | 第25-37页 |
·引言 | 第25-26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6-27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26页 |
·试验仪器设备 | 第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27页 |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纳米纤维素晶体的制备工艺 | 第27-35页 |
·响应面试验设计与结果 | 第27-28页 |
·试验模型的建立 | 第28-30页 |
·回归方程的建立与检验 | 第30-31页 |
·回归方程的参数评估与因子效应分析 | 第31-32页 |
·单因素响应分析 | 第32-33页 |
·模型的响应面交互作用分析 | 第33-35页 |
·Design-Expert 系统的模拟寻优与检验 | 第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水解制备纳米纤维素晶体的研究 | 第37-49页 |
·引言 | 第37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37页 |
·试验仪器设备 | 第37-38页 |
·试验方法 | 第38-39页 |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纳米纤维素晶体的制备工艺 | 第39-48页 |
·响应面试验设计与结果 | 第39-40页 |
·纳米纤维素晶体得率模型的建立 | 第40-41页 |
·回归方程的建立与检验 | 第41-42页 |
·回归方程的参数评估与因子效应分析 | 第42-44页 |
·单因素响应分析 | 第44-45页 |
·模型的响应面交互作用分析 | 第45-47页 |
·Design-Expert 系统的模拟寻优与检验 | 第47页 |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纳米纤维素晶体的表征及分析 | 第49-64页 |
·引言 | 第49-50页 |
·实验部分 | 第50-51页 |
·实验仪器 | 第50页 |
·样品表征及性能测试 | 第50-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62页 |
·宏观形貌 | 第51-54页 |
·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 | 第54-55页 |
·场发射透射电镜观察 | 第55页 |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 | 第55页 |
·尺寸分布 | 第55-56页 |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56-59页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第59页 |
·流变行为研究 | 第59-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素晶体复合膜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第64-73页 |
·引言 | 第6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4-65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64页 |
·试验仪器设备 | 第64-65页 |
·试验方法 | 第6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5-72页 |
·表面形貌 | 第65-67页 |
·力学性能 | 第67-68页 |
·热重分析 | 第68-69页 |
·差热扫描量热分析 | 第69-71页 |
·透光性分析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7页 |
·全文总结 | 第73-76页 |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