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1 前言 | 第8-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需求现状 | 第11页 |
·影响因素 | 第11页 |
·对策措施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11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11-12页 |
·调查访问法 | 第12页 |
·数理统计法 | 第12-13页 |
3 体育专业毕业生的主要需求途径及用人条件分析 | 第13-19页 |
·体育师资 | 第14页 |
·社会健身机构 | 第14-15页 |
·竞技体校和专业运动队 | 第15-16页 |
·其他用人单位对体育专业毕业生的需求 | 第16-19页 |
4 影响重庆市高校体育院系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 第19-28页 |
·社会因素 | 第19-23页 |
·学校因素 | 第23-24页 |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 第23页 |
·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不足 | 第23-24页 |
·自身因素 | 第24-28页 |
·就业期望值偏高 | 第25-26页 |
·专业口径较窄、综合素质不高 | 第26页 |
·对理论课特别是公共课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 第26-28页 |
5 对策和建议 | 第28-39页 |
·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就业能力 | 第28-34页 |
·调整就业观念与就业意愿 | 第28-30页 |
·努力学习、提高就业能力 | 第30-32页 |
·积极的就业准备和行动 | 第32-34页 |
·高校应建立起以就业为导向的就业体制 | 第34-37页 |
·改革招生工作 | 第34-35页 |
·创新培养模式 | 第35-36页 |
·加强就业指导 | 第36-37页 |
·政府应加强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 | 第37-39页 |
6 结论 | 第39-41页 |
·重庆市体育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处于不均衡的状态 | 第39页 |
·重庆市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 第39-40页 |
·应当对人才培养规模、专业设置进行一定的调整 | 第40页 |
·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48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4-45页 |
B. 关于重庆市体育专业毕业生需求现状的调查问卷 | 第45-47页 |
C. 重庆市高校体育院系学生基本情况及就业行为调查问卷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