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引言 | 第9页 |
·我国的能源与环境污染问题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意义 | 第10-14页 |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2 环境影响评估的方法 | 第15-22页 |
·各种不同的环境影响评估指标和方法 | 第15-20页 |
·基于污染物生成量和排放量的环境影响指标 | 第15-16页 |
·基于污染物污染指数与危害系数的环境影响指标 | 第16-18页 |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环境影响方法 | 第18页 |
·基于生态毒理学模型的环境影响指标 | 第18页 |
·基于能值分析的环境影响指标 | 第18-19页 |
·基于污染物污染当量的环境影响指标 | 第19页 |
·基于热力学分析的环境影响指标 | 第19-20页 |
·环境影响评估方法中的问题探讨 | 第20-22页 |
3 环境影响评估的(火用)分析方法 | 第22-33页 |
·(火用)参数的概述 | 第22-23页 |
·(火用)的定义 | 第22页 |
·(火用)的性质 | 第22-23页 |
·(火用)的形式分类 | 第23页 |
·(火用)值的计算 | 第23-27页 |
·环境的概念与基准环境 | 第23-24页 |
·(火用)的一般计算式 | 第24-27页 |
·(火用)可衡量排放物的环境影响程度 | 第27-31页 |
·(火用)分析方法与环境 | 第27页 |
·(火用)可衡量排放物的环境影响程度 | 第27-28页 |
·污染物的耗散(火用) | 第28-29页 |
·污染物耗散(火用)的计算 | 第29-30页 |
·不同污染物的危害程度体现 | 第30-31页 |
·环境影响评估(火用)分析方法中的问题探讨 | 第31-33页 |
4 环境影响评估(火用)分析方法中安全基准环境模型的确定 | 第33-52页 |
·环境模型的分类与特点 | 第33页 |
·环境影响评估的环境模型 | 第33-36页 |
·Szargut 的自然基准物质体系的环境模型 | 第33-34页 |
·寂态基准物质体系的环境模型 | 第34-35页 |
·专用的环境模型 | 第35-36页 |
·环境模型中的问题探讨 | 第36-39页 |
·安全基准环境模型的确定 | 第39-49页 |
·温度T0 与压力p0 的确定 | 第39页 |
·环境基准物质及其基准浓度的确定 | 第39-49页 |
·基于安全基准环境模型的耗散(火用)单价的探讨 | 第49-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5 (火用)分析方法的火电厂环境影响评估计算 | 第52-62页 |
·排放烟气的温度与浓度扩散 | 第52-53页 |
·某火电厂三期工程概况 | 第53-54页 |
·基于(火用)分析方法的环境影响评估 | 第54-61页 |
·排放烟气的环境影响计算 | 第54-59页 |
·固体废渣的环境影响计算 | 第59-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总结 | 第62-63页 |
·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