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破产法论文

美国破产重整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2页
一、破产重整制度综述第12-22页
 (一) 破产重整制度的兴起与发展第12-13页
 (二) 破产法改革运动的兴起第13-16页
  1. 多元化破产立法目标的确立第13-15页
  2. 多元化立法目标在世界各国破产立法实践中的体现第15-16页
 (三) 破产重整制度的内涵第16-20页
  1. 破产重整制度的概念第16-17页
  2. 破产重整制度的特征第17-18页
   (1) 融合程序规则与实体规则第17页
   (2) 调和私权本位与社会本位第17-18页
  3. 破产重整制度与破产和解制度的比较第18-20页
 (四) 破产重整制度的作用与局限第20-22页
  1. 重整制度的作用第20页
   (1) 重整制度兼顾债务清偿与企业挽救第20页
   (2) 重整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正常的交易秩序第20页
  2. 重整制度的缺陷第20-22页
   (1) 重整制度自身缺陷第20-21页
   (2) 重整制度存在被滥用的风险第21-22页
二、美国破产重整制度立法规定第22-31页
 (一) 美国破产重整制度立法概况第22-23页
  1. 破产法典现行第11 章立法渊源第22页
  2. 钱德勒法案的重要作用第22-23页
 (二) 美国联邦破产法典关于重整制度的规定第23-26页
  1. 破产重整程序的启动第23-25页
   (1) 重整申请人第24页
   (2) 重整程序启动的效力——自动冻结效力第24-25页
  2. 重整计划第25-26页
   (1) 重整计划的提出第25页
   (2) 重整计划的通过第25-26页
   (3) 法院的审查与批准第26页
  3. 重整程序的终结第26页
 (三) 破产重整程序中的机构设置第26-28页
  1. 托管人第26-27页
  2. 监察员第27-28页
  3. 各种委员会第28页
 (四) 美国破产重整制度浅析第28-31页
  1. 充分体现私权自治第28-29页
  2. 重视债务人权益第29-30页
   (1) 债务人仍然享有企业经营权第29-30页
   (2) 债务人享有优先提出重整方案权第30页
  3. 强调破产重整的挽救功能第30-31页
   (1) “自动冻结”制度第30-31页
   (2) “填满”程序第31页
三、破产重整程序的核心:重整方案第31-39页
 (一) 重整方案的内容第31-33页
 (二) 债务重组通常采用的方式第33-35页
  1. 债转股第33页
  2. 资产出售第33-34页
   (1) 财产出售第34页
   (2) 资产购售第34页
  3. 股权转让第34-35页
  4. 经营租赁第35页
 (三) 通用汽车公司破产重整案例第35-38页
  1. 通用汽车公司破产概况第35-36页
  2. 通用汽车公司重整方案第36-37页
  3. 通用汽车重整相关法律问题分析第37-38页
   (1) 预重整程序的运用第37-38页
   (2) 重整方案股权分析第38页
   (3) 重整方案“新”“旧”通用汽车公司的设计第38页
 (四) 通用破产重整案例小结第38-39页
四、美国破产重整制度对我国该制度构建的影响与启示第39-50页
 (一) 我国破产重整制度立法概况第39-42页
  1. 《企业破产法》颁行前我国的破产立法概况第39-40页
  2. 破产整顿第40-41页
  3. 《企业破产法》的颁行第41-42页
 (二) 《企业破产法》对重整制度的规定第42-45页
  1. 重整程序启动第42-43页
   (1) 初始重整申请第42页
   (2) 后续重整申请第42-43页
  2. 重整计划第43-44页
   (1) 重整计划草案的制定第43页
   (2) 重整计划的表决与通过第43-44页
  3. 重整程序的终止及重整计划的执行第44-45页
 (三) 我国借鉴美国破产重整制度的体现第45-47页
  1. “自动冻结”制度第45-46页
  2. 重整人制度第46-47页
 (四) 美国破产重整制度对我国该制度改进的启示第47-50页
  1. 增加重整计划提出人第47页
  2. 详尽重整计划必备内容第47-48页
  3. 完善债权人分组及表决程序第48-49页
  4. 规范法院强制批准程序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问题研究--以实质性标准为视角
下一篇:我国涉外税收征管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