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eviation | 第1-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1 羟基喜树碱及其纳米晶体制剂的研究进展 | 第14-23页 |
·羟基喜树碱的研究概况 | 第14-17页 |
·HCPT的临床应用 | 第14-16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纳米晶体制剂的研究进展 | 第17-23页 |
·纳米晶体的概念及其特点 | 第17-18页 |
·纳米晶体的制备方法 | 第18-19页 |
·纳米晶体的评价指标 | 第19-21页 |
·纳米晶体的应用 | 第21-23页 |
2 羟基喜树碱纳米晶体的制备 | 第23-36页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3页 |
·主要试剂 | 第23页 |
·实验内容 | 第23-26页 |
·制备方法的选择 | 第23-24页 |
·稳定剂的考察 | 第24页 |
·匀质压力和次数的考察 | 第24页 |
·冻干保护剂的选择 | 第24页 |
·复溶介质的选择 | 第24-25页 |
·HCPT纳米晶体的粒径Size、PDI和Zeta电位的测定 | 第25页 |
·形态观察 | 第25页 |
·HCPT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25页 |
·稳定性 | 第25-26页 |
·实验结果 | 第26-34页 |
·制备方法 | 第26-27页 |
·形态观察 | 第27-28页 |
·稳定剂的考察 | 第28-29页 |
·高压匀质压力和次数的考察 | 第29-31页 |
·冻干保护剂的考察 | 第31页 |
·复溶介质的考察 | 第31-33页 |
·HCPT纳米晶体含量测定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33-34页 |
·稳定性试验结果 | 第34页 |
·结论 | 第34-36页 |
3 羟基喜树碱纳米晶体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 第36-46页 |
·实验材料 | 第36-37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6页 |
·主要试剂 | 第36页 |
·实验动物 | 第36-37页 |
·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37页 |
·实验内容 | 第37-39页 |
·色谱条件 | 第37页 |
·血浆样品处理 | 第37页 |
·方法的专属性 | 第37页 |
·标准曲线和定量限 | 第37-38页 |
·回收率测定 | 第38页 |
·精密度考察 | 第38页 |
·稳定性考察 | 第38页 |
·给药方案与样品采集 | 第38-39页 |
·数据的处理 | 第39页 |
·实验结果 | 第39-45页 |
·方法的专属性 | 第39-40页 |
·标准曲线和定量限 | 第40-41页 |
·回收率测定 | 第41页 |
·精密度考察 | 第41-42页 |
·稳定性考察 | 第42-43页 |
·药动学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4 HCPT纳米晶体在荷S180瘤小鼠体内的肿瘤靶向性评价 | 第46-70页 |
·实验材料 | 第46-47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6页 |
·主要试剂 | 第46页 |
·实验动物 | 第46-47页 |
·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47页 |
·实验方法 | 第47-49页 |
·色谱条件 | 第47页 |
·荷S180瘤小鼠的准备 | 第47页 |
·组织样品的处理 | 第47-48页 |
·方法的专属性 | 第48页 |
·标准曲线和定量限 | 第48页 |
·回收率测定 | 第48页 |
·精密度考察 | 第48-49页 |
·给药方案和样品采集 | 第49页 |
·数据的处理 | 第49页 |
·实验结果 | 第49-69页 |
·方法的专属性 | 第49-53页 |
·标准曲线和定量限 | 第53-54页 |
·回收率 | 第54-56页 |
·精密度考察 | 第56-57页 |
·组织中的药物浓度 | 第57-66页 |
·给药后HCPT在小鼠组织中的AUC评价 | 第66页 |
·HCPT纳米晶体肿瘤靶向性评价 | 第66-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全文总结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个人简历 | 第75页 |
科研情况及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