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课题来源 | 第8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失谐叶盘系统振动局部化问题研究概述 | 第10-17页 |
·失谐叶盘系统振动局部化机理 | 第10-11页 |
·失谐叶盘系统分析模型与求解方法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3-17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非线性摩擦失谐的叶盘系统模型建立 | 第19-30页 |
·引言 | 第19-20页 |
·非线性摩擦模型的建立 | 第20-25页 |
·叶盘系统中非线性摩擦的分析 | 第20-21页 |
·接触摩擦面力学行为的描述 | 第21-23页 |
·非线性摩擦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3-25页 |
·激振力分析 | 第25页 |
·非线性摩擦失谐的叶盘系统力学模型建立 | 第25-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非线性摩擦接触面间的剪切刚度测试实验 | 第30-37页 |
·引言 | 第30页 |
·接触面间的剪切刚度测试实验研究 | 第30-36页 |
·实验目的 | 第30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30-31页 |
·实验原理 | 第31-32页 |
·实验步骤 | 第32-34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非线性摩擦失谐的叶盘系统振动响应求解方法研究 | 第37-52页 |
·引言 | 第37页 |
·增量谐波平衡法(IHB法)介绍 | 第37-39页 |
·IHB法对非线性摩擦失谐的叶盘系统振动响应的求解 | 第39-48页 |
·Newton-Raphson过程 | 第39-40页 |
·Galerkin过程 | 第40-44页 |
·迭代过程计算 | 第44-48页 |
·数值延拓法对失谐叶盘系统振动响应初值的求解 | 第48-49页 |
·一种有效追踪强非线性系统幅频响应曲线方法的提出 | 第49-50页 |
·实例验证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非线性摩擦失谐的叶盘系统振动响应特性研究 | 第52-69页 |
·引言 | 第52页 |
·线性谐调叶盘系统的振动响应特性分析 | 第52-55页 |
·循环周期结构的基本特性分析 | 第52-53页 |
·线性谐调叶盘结构的振动响应特性分析 | 第53-55页 |
·非线性摩擦谐调的叶盘系统振动响应特性研究 | 第55-56页 |
·单个叶片非线性摩擦失谐的叶盘系统振动响应特性研究 | 第56-59页 |
·非线性摩擦随机失谐的叶盘系统振动响应特性研究 | 第59-68页 |
·非线性摩擦随机失谐程度的影响规律 | 第60-62页 |
·耦合强度的影响规律 | 第62-64页 |
·粘性阻尼比的影响规律 | 第64-67页 |
·激振力幅值与摩擦力幅值比的影响规律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69-71页 |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69-70页 |
·建议及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