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盆地土壤重金属元素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地球化学基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成果 | 第11-13页 |
·研究区前人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及完成工作量 | 第15-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6页 |
·完成主要工作量 | 第16页 |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太原盆地基本概况 | 第18-26页 |
·太原盆地的自然地理特征 | 第18-20页 |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第18页 |
·自然地理 | 第18-20页 |
·土壤类型及分布特征 | 第20-22页 |
·太原盆地的地质特征 | 第22-26页 |
·地层 | 第22-24页 |
·构造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地球化学基线的基本理论 | 第26-34页 |
·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的由来 | 第26-27页 |
·地球化学基线的定义 | 第27页 |
·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的研究目标 | 第27-28页 |
·基线与背景、丰度、标准和容量的区别 | 第28-29页 |
·基线与背景的区别 | 第28页 |
·基线与丰度的区别 | 第28页 |
·基线与标准的区别 | 第28-29页 |
·基线与容量的区别 | 第29页 |
·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的影响因素 | 第29-31页 |
·地质背景对基线的影响 | 第29-30页 |
·样品对基线的影响 | 第30页 |
·取样、制样及分析方法对基线的影响 | 第30-31页 |
·研究尺度的影响 | 第31页 |
·地球化学基线的确定方法 | 第31-34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31-32页 |
·标准化方法 | 第32-33页 |
·地球化学对比方法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太原盆地土壤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基线的确定 | 第34-53页 |
·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 | 第34-41页 |
·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基线的确定 | 第41-51页 |
·标准化方法 | 第41-43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43-46页 |
·分形方法 | 第46-51页 |
·不同方法的对比及分析 | 第51-52页 |
·基线值与其它参考值的比较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评价及来源分析 | 第53-69页 |
·评价模式 | 第53页 |
·地质累积指数 | 第53-56页 |
·地质累积指数的定义 | 第53-54页 |
·基于地质累积指数的污染分析 | 第54-56页 |
·污染程度 | 第56-59页 |
·污染程度的定义 | 第56-57页 |
·基于污染程度的污染分析 | 第57-59页 |
·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状况分析 | 第59-65页 |
·重金属的来源 | 第65-69页 |
·母岩含量特征 | 第65-66页 |
·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分析 | 第66-68页 |
·元素来源特征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与专业相关的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