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中国城市规划及建设论文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中的传统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2页
   ·课题背景与来源第9-10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研究目的第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研究对象、内容、主要概念及关键问题第11-16页
     ·研究对象第11页
     ·研究内容第11-12页
     ·主要概念辨析第12-16页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6页
     ·创新点第16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技术路线第17页
   ·既往研究综述第17-2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7-20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20-22页
第二章 中国古典城市规划思想及其转型概述第22-28页
   ·《周礼》中的城市规划思想第22-23页
   ·《管子》中的城市规划思想第23-24页
   ·秦制综合型城市规划思想第24-25页
   ·其他重要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第25-26页
   ·"理想国"社会思想第26-27页
   ·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中的新传统思想第28-45页
   ·中国近代主流社会思潮流变概述第28-29页
   ·近代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中国化"进程概述第29-30页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中的新传统思想第30-43页
     ·近代城市规划中的理想主义转型第30-35页
       ·近代早期理想主义的历程第31-32页
       ·民生主义思想第32-34页
       ·共产主义理想第34-35页
     ·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实用理性"转型第35-43页
       ·实用理性之民族主义转型第36-39页
       ·实用理性之形式主义转型第39-40页
       ·实用理性之马路主义兴起第40-42页
       ·实用理性之职业主义起步第42-43页
   ·小结第43-45页
第四章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中的传统思想实践案例第45-73页
   ·殖民主义影响下的城市规划实践第45-54页
     ·福州城的一脉相承第45-47页
     ·厦门租界的山水自然第47-49页
     ·"新京"规划及"伪传统思想"第49-50页
     ·里式住宅规划中的传统情结第50-54页
       ·邻里交融的巷道第51页
       ·"内向性"传统模式第51-52页
       ·三层次图底关系第52-53页
       ·符号化的传统形式第53-54页
   ·国人自强运动下的城市规划实践第54-72页
     ·"村落主义"的传统根基第54-56页
     ·中西合璧的济南城第56-58页
     ·厦门华侨的房地产开发(1909-1930年代)第58-59页
     ·广州城的"招牌"第59-62页
     ·中山陵规划设计的"号角"第62-63页
     ·《首都计划》与《大上海计划》第63-67页
       ·《首都计划》第63-65页
       ·《大上海计划》第65-67页
     ·近代校园、风景区(避暑地)等建筑群规划中的传统思想第67-72页
       ·近代校园规划中的传统元素第67-70页
       ·近代避暑地(风景区)规划与我国传统规划思想第70-72页
   ·小结第72-7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6页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传统思想的持续性与多样性第73页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中的新传统思想主要特征第73-74页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传统思想研究的现实意义第74页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传统思想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74-76页
论文插图来源第76-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致谢第83-84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项目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膨胀土水泥改性试验研究
下一篇:FRP加固钢筒仓强度与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