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光纤信道和相关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 ·现有加密系统及其面临的挑战 | 第10-14页 |
| ·密码发展简史 | 第10-11页 |
| ·现有加密系统及面临的挑战 | 第11-14页 |
| ·量子密码术概况及国内外现状 | 第14-22页 |
| ·量子密码术 | 第14-18页 |
| ·量子密码术发展概况 | 第18-21页 |
| ·量子密钥分发系统面临的难题 | 第21-22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2-26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 第22-23页 |
|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3-26页 |
| 第二章 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和量子信道 | 第26-46页 |
| ·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 第26-36页 |
| ·量子比特和量子测量 | 第26-30页 |
| ·BB84密钥分发系统模型 | 第30-36页 |
| ·量子光纤信道分析 | 第36-45页 |
| ·量子信道简介 | 第36-37页 |
| ·单模光纤和偏振效应 | 第37-41页 |
| ·光纤传输模型 | 第41-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三章 偏振编码技术研究 | 第46-68页 |
| ·偏振编码方案 | 第46-48页 |
| ·偏振编码BB84方案 | 第46-47页 |
| ·POVM测量基 | 第47-48页 |
| ·量子光纤信道 | 第48-58页 |
| ·纤芯不圆度及弯曲对偏振编码的影响 | 第48-54页 |
| ·应力线形双折射 | 第54-55页 |
| ·磁光效应引起偏振态慢变的其它因素 | 第55-58页 |
| ·实际光纤信道对BB84影响仿真 | 第58-66页 |
| ·仿真流程介绍 | 第58-61页 |
| ·仿真结果 | 第61-66页 |
| ·小结 | 第66-68页 |
| 第四章 相位编码技术研究 | 第68-86页 |
| ·扩展Mach-Zehnder干涉仪的相位编码 | 第68-71页 |
| ·扩展Mach-Zehnder干涉仪方案 | 第68-70页 |
| ·性能分析 | 第70-71页 |
| ·双不等臂M-Z干涉仪的系统 | 第71-76页 |
| ·双不等臂M-Z干涉仪密钥分发模型 | 第71-72页 |
| ·性能分析 | 第72-76页 |
| ·法拉第旋转镜时分复用干涉仪方案分析 | 第76-81页 |
| ·法拉第旋转镜的时分复用干涉仪模型 | 第76-77页 |
| ·性能分析 | 第77-81页 |
| ·Sangac干涉仪方案分析 | 第81-84页 |
| ·Sangac干涉仪方案 | 第81-82页 |
| ·性能分析 | 第82-84页 |
| ·小节 | 第84-86页 |
| 第五章 偏振控制技术研究 | 第86-96页 |
| ·偏振控制技术的重要性 | 第86-87页 |
| ·偏振控制技术 | 第87-94页 |
| ·后向偏振控制技术 | 第87-90页 |
| ·主动偏振控制技术 | 第90-91页 |
| ·自动偏振控制技术 | 第91-94页 |
| ·小结 | 第94-96页 |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96-98页 |
| 参考文献 | 第98-106页 |
| 致谢 | 第106-108页 |
| 攻读博士期间的成果 | 第108-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