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及行为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6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16页
        1.1.2 研究意义第16页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6-19页
        1.2.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2.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3 研究创新点第19-21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21-36页
    2.1 理论基础第21-24页
        2.1.1 社会认知理论第21-23页
        2.1.2 计划行为理论第23页
        2.1.3 研究启示第23-24页
    2.2 创新创业教育综述第24-30页
        2.2.1 创新与创业研究第24-25页
        2.2.2 创新创业教育概念第25-27页
        2.2.3 创新创业教育形式第27-29页
        2.2.4 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研究第29-30页
    2.3 创新创业素质综述第30-33页
        2.3.1 胜任素质研究第30-31页
        2.3.2 创新创业胜任力研究第31页
        2.3.3 创新创业素质模型研究第31-33页
    2.4 创新创业意向第33-34页
    2.5 创新创业行为第34-36页
第三章 大学生创新创业胜任素质模型预研第36-42页
    3.1 访谈对象选择第36-37页
    3.2 访谈设计与实施第37页
    3.3 编码与模型构建第37-42页
        3.3.1 编码字典第37-38页
        3.3.2 编码统计第38-40页
        3.3.3 各项创新创业胜任特征的重要程度调查第40页
        3.3.4 创新创业素质预研模型确定第40-42页
第四章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第42-48页
    4.1 研究假设提出第42-47页
        4.1.1 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第42-44页
        4.1.2 创新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行为第44-47页
    4.2 理论模型构建第47-48页
第五章 研究设计第48-52页
    5.1 问卷设计第48-51页
        5.1.1 个人背景因素第48-49页
        5.1.2 创新创业教育第49页
        5.1.3 创新创业素质第49-50页
        5.1.4 创新创业意向第50页
        5.1.5 创新创业行为第50-51页
    5.2 调查实施第51-52页
        5.2.1 问卷预测第51页
        5.2.2 问卷正式调研第51-52页
第六章 研究数据统计与分析第52-77页
    6.1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第52-53页
    6.2 因子分析与信度检验第53-60页
        6.2.1 对创新创业素质预研模型的验证第54-57页
        6.2.2 创新创业意向的因子分析与信度检验第57-59页
        6.2.3 创新创业行为的因子分析与信度检验第59-60页
    6.3 研究变量的测量说明第60-61页
        6.3.1 创新创业教育的测量第60-61页
        6.3.2 分类变量虚拟化处理第61页
    6.4 相关性分析第61-63页
    6.5 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第63-77页
        6.5.1 创新创业教育对创新创业素质的影响研究第63-66页
        6.5.2 创新创业教育对创新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第66-77页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第77-88页
    7.1 主要研究结论第77-84页
    7.2 实践启示和建议第84-86页
    7.3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展望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5页
附录第95-110页
    附录1: 访谈提纲第95-96页
    附录2: 创新创业素质重要程度调研第96页
    附录3: 调查问卷第96-101页
    附录4: 回归分析数据表第101-110页
致谢第110-111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TensorFlow图像分析的移动端应用研究
下一篇:二硫化钼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还原CO2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