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动车组研磨子材料磨损特性试验研究及优选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高速铁路发展现状 | 第9-13页 |
1.1.1 国外高铁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1.1.2 国内高铁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1.2 轮轨粘着 | 第13-15页 |
1.3 轮轨磨损形式 | 第15-17页 |
1.4 蠕滑率 | 第17-18页 |
1.5 研磨子 | 第18-19页 |
1.6 国内外研磨子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7 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22-23页 |
1.7.1 研究意义 | 第22页 |
1.7.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2章 试验原理及过程简介 | 第23-37页 |
2.1 WR-1型轮轨模拟试验机 | 第23-24页 |
2.2 试验其他设备 | 第24-27页 |
2.3 试验材料 | 第27-28页 |
2.4 试验原理及数据计算 | 第28-34页 |
2.4.1 轮轨接触理论 | 第28-29页 |
2.4.2 模拟试验准则 | 第29-30页 |
2.4.3 模拟车轮试样横向曲率半径的计算 | 第30-31页 |
2.4.4 模拟轴重的计算 | 第31-32页 |
2.4.5 最大接触应力的计算 | 第32-33页 |
2.4.6 车轮转速参数计算 | 第33页 |
2.4.7 研磨子施加压力 | 第33-34页 |
2.5 模拟试验前主要工作 | 第34-35页 |
2.6 模拟试验后主要工作 | 第35-37页 |
第3章 不同材料研磨子力学性能及耐久试验分析 | 第37-43页 |
3.1 不同材料研磨子力学性能试验 | 第38-39页 |
3.1.1 研磨子力学性能行业要求 | 第38页 |
3.1.2 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及标准 | 第38页 |
3.1.3 试验结果对比 | 第38-39页 |
3.1.4 结果分析 | 第39页 |
3.2 力矩耐久试验 | 第39-41页 |
3.2.1 试验方法 | 第39页 |
3.2.2 试验结果 | 第39-41页 |
3.2.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1页 |
3.3 小结 | 第41-43页 |
第4章 研磨子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分析 | 第43-53页 |
4.1 研磨子摩擦磨损试验前对蠕滑率的选取 | 第43-46页 |
4.1.1 试验方法 | 第43页 |
4.1.2 不同蠕滑率下轮轨粘着系数对比分析 | 第43-44页 |
4.1.3 不用蠕滑率下轮轨表面磨痕形貌分析 | 第44-46页 |
4.1.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6页 |
4.2 研磨子摩擦磨损试验 | 第46-51页 |
4.2.1 试验方法 | 第46页 |
4.2.2 不同型号研磨子对粘着系数的影响 | 第46-47页 |
4.2.3 磨损量对比分析 | 第47-49页 |
4.2.4 磨痕宽度对比分析 | 第49-51页 |
4.3 减粘研磨子的工作原理 | 第51-52页 |
4.4 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施加研磨子后不同材料钢轨磨损对比试验 | 第53-63页 |
5.1 轮轨磨损量研究 | 第53-55页 |
5.2 轮轨试样硬度梯度分析 | 第55-57页 |
5.3 轮轨表层塑性变形分析 | 第57-59页 |
5.4 轮轨表面形貌分析 | 第59-61页 |
5.5 小结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