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阪崎克罗诺杆菌耐干燥特性及相关基因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前言第8-17页
    1.1 研究背景第8-16页
        1.1.1 克罗诺杆菌属第8-9页
        1.1.2 阪崎克罗诺杆菌第9-10页
        1.1.3 阪崎克罗诺杆菌的耐干燥性研究第10-11页
        1.1.4 阪崎克罗诺杆菌的菌膜第11-12页
        1.1.5 阪崎克罗诺杆菌的分型研究第12-13页
        1.1.6 细菌蛋白组学分析第13-16页
    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6页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7-33页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17-21页
        2.1.1 实验菌株第17-18页
        2.1.2 实验试剂第18-20页
        2.1.3 实验仪器第20-21页
        2.1.4 实验中主要使用的培养基和溶液的配制第21页
    2.2 实验方法第21-33页
        2.2.1 阪崎克罗诺杆菌的活化及培养第21页
        2.2.2 阪崎克罗诺杆菌的MLST分型第21-23页
        2.2.3 45株阪崎克罗诺杆菌的耐干燥性评估方法第23-24页
        2.2.4 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与抗干燥环境相关基因干燥刺激前后表达量变化情况第24-26页
        2.2.5 不同耐干燥性菌株干燥刺激前后菌株细胞形态观察第26-27页
        2.2.6 45株阪崎克罗诺杆菌的菌膜形成能力评估方法第27页
        2.2.7 不同菌膜形成能力菌株形成菌膜的拉曼光谱检测第27-28页
        2.2.8 不同耐干燥性菌株的蛋白组学分析第28-33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3-69页
    3.1 45株阪崎克罗诺杆菌的MLST分型结果第33-38页
    3.2 45株菌株的耐干燥性评估结果第38-40页
    3.3 不同耐干燥性菌株干燥刺激前后的细菌形态观察观察第40-41页
    3.4 实验菌株的准备和干燥刺激条件的优化第41-42页
    3.5 实时定量PCR检测不同耐干燥性菌株中10个相关基因干燥刺激前后表达量变化情况第42-46页
    3.6 45株菌株的菌膜形成情况第46-48页
    3.7 菌膜的拉曼光谱检测第48-50页
    3.8 不同耐干燥性菌株的蛋白组学分析第50-69页
        3.8.1 蛋白提取结果第50-51页
        3.8.2 LC-MS/MS TIC和Base Peak谱图第51-52页
        3.8.3 定量结果分析第52-56页
        3.8.4 定量数据分析第56-69页
4 结论第69-71页
    4.1 课题总结第69-70页
    4.2 论文创新点第70页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第70-71页
5 展望第71-72页
6 参考文献第72-82页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82-83页
8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尖锐湿疣联合治疗中二氧化碳激光的时序对疗效的影响
下一篇:PGE2受体在获得性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