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5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2-14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4-15页 |
1.对象与方法 | 第15-26页 |
1.1 实验对象与分组 | 第15页 |
1.2 实验主要器械 | 第15-16页 |
1.3 心肌缺血后适应与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构建 | 第16-22页 |
1.3.1 动物模型构建 | 第16-19页 |
1.3.1.1 实验动物术前麻醉 | 第16-17页 |
1.3.1.2 实验动物气管插管辅助通气 | 第17页 |
1.3.1.3 动物开胸手术构建模型 | 第17-19页 |
1.3.2 大鼠心电图检查 | 第19-20页 |
1.3.3 大鼠心输出量与心率数据采集 | 第20-22页 |
1.4 标本采集 | 第22页 |
1.5 代谢组学实验样本预处理 | 第22-23页 |
1.6 样本分析 | 第23-25页 |
1.6.1 质谱条件控制 | 第23-24页 |
1.6.2 色谱条件控制 | 第24页 |
1.6.3 样本质控 | 第24页 |
1.6.4 数据预处理 | 第24-25页 |
1.6.5 代谢轮廓构建 | 第25页 |
1.7 统计学分析 | 第25-26页 |
1.7.1 特征性代谢离子筛选 | 第25页 |
1.7.2 相关代谢物质鉴定与代谢通路筛查 | 第25-26页 |
2.结果 | 第26-35页 |
2.1 大鼠心输出量与心率检测结果 | 第26-27页 |
2.2 动物血浆样本代谢组学分析 | 第27-35页 |
2.2.1 动物血浆样本质控分析 | 第27页 |
2.2.2 动物血浆样本总离子流图 | 第27-28页 |
2.2.3 心肌缺血后适应与缺血再灌注代谢轮廓区分 | 第28-30页 |
2.2.4 特征性代谢产物鉴定结果 | 第30-32页 |
2.2.5 相关代谢通路筛选及权重 | 第32-35页 |
3.讨论 | 第35-46页 |
3.1 关于提高动物实验成功率的讨论 | 第37-38页 |
3.2 缺血后适应心肌缺血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 动物血浆样品质控以及总离子流图分析 | 第39-40页 |
3.4 代谢轮廓、特征性代谢产物以及代谢通路的意义 | 第40-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4页 |
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4-55页 |
综述 | 第55-61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个人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