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研究现状及成果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及方法 | 第12-13页 |
1 对象和方法 | 第13-18页 |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 第13页 |
1.2 实验仪器及主要试剂 | 第13页 |
1.3 白兔颅骨缺损模型建立及骨瓣打孔、冲洗、程序化冻存 | 第13-15页 |
1.4 复温及培养 | 第15页 |
1.5 骨瓣回植 | 第15页 |
1.6 ELISA检测IL-1、TNF-α浓度步骤 | 第15-16页 |
1.7 骨瓣回植4w后骨瓣留取 | 第16-17页 |
1.8 骨瓣固定、脱钙及切片 | 第17页 |
1.9 HE染色步骤 | 第17页 |
1.10 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内皮细胞步骤 | 第17-18页 |
1.11 骨瓣内皮细胞计数 | 第18页 |
1.12 统计学方法 | 第18页 |
2 结果 | 第18-23页 |
2.1 取骨瓣前后大体形态 | 第18-19页 |
2.2 骨瓣钻孔、冲洗后大体形态 | 第19-20页 |
2.3 IL-1、TNF-α检测结果 | 第20-21页 |
2.4 颅骨缺损的修复结果 | 第21页 |
2.5 HE染色观察结果 | 第21-22页 |
2.6 免疫组化观察结果 | 第22页 |
2.7 骨瓣回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VECs比较 | 第22-23页 |
3 讨论 | 第23-26页 |
3.1 自体骨瓣回植后骨质吸收的危险因素 | 第23-24页 |
3.2 骨瓣冲洗可以降低回植后炎症反应 | 第24页 |
3.3 骨瓣冲洗可以降低骨质吸收发生率及增加VECs | 第24-25页 |
3.4 小结 | 第25-26页 |
结论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0页 |
研究生期间参加科研及论文发表情况说明 | 第30-31页 |
综述 | 第31-39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个人简历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