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消化系肿瘤论文--胃肿瘤论文

分泌型环状RNA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和介导血管生成的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语/符号说明第10-12页
前言第12-16页
    研究现状、成果第12-14页
    研究目的、方法第14-16页
一、循环系统的外泌体环状RNA可以作为诊断胃癌的新型标志物第16-32页
    1.1 对象和方法第16-26页
        1.1.1 血液样本第16页
        1.1.2 实验所需的常规试剂及耗材第16-17页
        1.1.3 实验所需主要抗体第17页
        1.1.4 各实验所需主要试剂及配制第17-20页
        1.1.5 主要实验仪器第20页
        1.1.6 主要实验方法第20-25页
        1.1.7 统计学分析第25-26页
    1.2 结果第26-29页
        1.2.1 血浆中外泌体的特性第26页
        1.2.2 在胃癌病人中,外周血浆中外泌体环状RNA的表达情况第26-27页
        1.2.3 在胃癌病人中验证高表达的环状RNA第27页
        1.2.4 在胃癌病人中,环状RNA的潜在诊断价值第27-28页
        1.2.5 证实环状RNA主要存在于外泌体中第28-29页
    1.3 讨论第29-31页
    1.4 小结第31-32页
二、胃癌环状RNA与血管内皮细胞迁移、成环与增殖的关系第32-46页
    2.1 对象和方法第32-40页
        2.1.1 实验细胞系第32页
        2.1.2 实验常规试剂和耗材第32页
        2.1.3 实验所需主要试剂及配制第32-33页
        2.1.4 主要实验仪器第33-34页
        2.1.5 主要实验方法第34-39页
        2.1.6 统计学分析第39-40页
    2.2 结果第40-43页
        2.2.1 胃癌外泌体中环状RNA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能力第40-41页
        2.2.2 胃癌外泌体中环状RNA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成环能力第41-42页
        2.2.3 胃癌外泌体中环状RNA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第42-43页
    2.3 讨论第43-45页
    2.4 小结第45-46页
全文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2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52-53页
综述 环状RNA及外泌体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第53-64页
    综述参考文献第60-64页
致谢第64-65页
个人简历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TAT3通过TGF-β/MALAT1/miR30a生物轴影响人头颈部鳞癌侵袭和转移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TET2异常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调控造血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