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器论文--电容器论文

石墨烯—镍基化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器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2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第11-12页
    1.3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第12-14页
        1.3.1 双电层电容器(EDLC)第13-14页
        1.3.2 赝电容电容器第14页
        1.3.3 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第14页
    1.4 超级电容器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5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分类第15-21页
        1.5.1 碳材料第15-19页
        1.5.2 金属氧化物/硫化物第19-20页
        1.5.3 导电聚合物第20-21页
    1.6 常见的金属氧化物/硫化物的合成方法第21-23页
        1.6.1 水热法(溶剂热法)第21页
        1.6.2 微波辅助法第21页
        1.6.3 溶胶-凝胶法第21-22页
        1.6.4 电沉积法第22页
        1.6.5 不同合成纳米材料的方法对比第22-23页
    1.7 氧化镍的貌及其电化学性能影响第23-25页
    1.8 铁酸镍的形貌及其电化学性能影响第25-28页
    1.9 硫化镍铁的形貌及其电化学性能第28-30页
    1.10 论文的选题与意义第30-32页
第二章 原位合成镍基氧化物氮掺杂石墨烯电极材料的合成性能及研究第32-45页
    2.1 引言第32-33页
    2.2 实验部分第33-36页
        2.2.1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33-34页
        2.2.2 实验方案第34-35页
        2.2.3 制备工作电极第35页
        2.2.4 表征手段第35-36页
    2.3 结果与表征第36-44页
        2.3.1 XRD数据分析第36-37页
        2.3.2 拉曼光谱(Raman)分析第37页
        2.3.3 形貌分析第37-39页
        2.3.4 XPS元素分析第39-40页
        2.3.5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40页
        2.3.6 电化学性能研究第40-44页
    2.4 结论第44-45页
第三章 NiO/NiFe_2O_4/三维氮掺杂石墨烯电极材料的合成性能及研究第45-62页
    3.1 引言第45-47页
    3.2 实验部分第47-50页
        3.2.1 实验器材和试剂第47-48页
        3.2.2 实验方案第48-49页
        3.2.3 工作电极的制备第49-5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0-61页
        3.3.1 XRD数据分析第50-51页
        3.3.2 拉曼光谱(Raman)分析第51-52页
        3.3.3 形貌分析第52-53页
        3.3.4 XPS元素分析第53-55页
        3.3.5 比表面(BET)分析第55-56页
        3.3.6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6-61页
    3.4 结论与展望第61-62页
第四章 硫化镍铁/三维氮掺杂石墨烯电极材料的合成性能及研究第62-77页
    4.1 引言第62-63页
    4.2 实验步骤第63-66页
        4.2.1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63-64页
        4.2.2 实验方案第64-65页
        4.2.3 工作电极制备第65-66页
    4.3 结果与表征第66-76页
        4.3.1 GO,3DNG-1和3DNG-2的扫描图第66-67页
        4.3.2 NiFe-1、NiFe-2、NiFe-3和NiFe-4的XRD图第67-68页
        4.3.3 NiFe-1、NiFe-2、NiFe-3和NiFe-4的扫描图第68-69页
        4.3.4 复合材料的形貌表征第69-71页
        4.3.5 NiFe-4/3DNG-2的BET分析第71-72页
        4.3.6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72-76页
    4.4 结论第76-7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5.1 结论第77-78页
    5.2 工作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90页
致谢第90-9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第91-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RGB-LED收发可见光双向通信系统
下一篇:高效超高速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