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农药工业论文--除草剂论文

茚草酮的新合成工艺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1 除草剂第10页
        1.1.2 除草剂的分类第10页
    1.2 茚草酮概况第10-11页
        1.2.1 茚草酮简介第10-11页
        1.2.2 茚草酮的理化性质第11页
        1.2.3 茚草酮的具体作用第11页
    1.3 茚草酮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1 原研路线第11-12页
        1.3.2 MCC改进路线第12-13页
        1.3.3 其他改进路线第13-14页
第2章 工艺路线拟定第14-16页
    2.1 工艺路线的设计第15页
    2.2 工艺路线的比较第15页
    2.3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3章 中间体1,3-茚满二酮的合成第16-24页
    3.1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16-17页
        3.1.1 实验药品第16-17页
        3.1.2 实验仪器第17页
    3.2 1 ,3-茚满二酮合成条件的探索第17-22页
        3.2.1 碱对1,3-茚满二酮合成合成的影响第17-18页
        3.2.2 温度对1,3-茚满二酮合成合成的影响第18-21页
        3.2.3 溶剂对1,3-茚满二酮合成合成的影响第21-22页
    3.3 小结第22-24页
第4章 中间体1,3-茚满二酮的纯化第24-28页
    4.1 冷冻析晶第24页
    4.2 调节pH第24页
    4.3 以极性相似溶剂萃取第24-25页
    4.4 本章小结第25-28页
第5章 2-(3-氯苯基)丙-2-烯-1-醇的制备第28-36页
    5.1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28-29页
        5.1.1 实验药品第28-29页
        5.1.2 实验仪器第29页
    5.2 2 -(3-氯苯基)丙-2-烯-1-醇合成条件的探索第29-34页
        5.2.1 四氢呋喃无水处理第30页
        5.2.2 引发剂对格式试剂制备的影响第30-31页
        5.2.3 反应温度对格式试剂制备的影响第31-33页
        5.2.4 反应温度对2-(3-氯苯基)丙-2-烯-1-醇制备的影响第33-34页
    5.3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6章 1-氯-3-(3-氯丙-1-烯-2-基)苯制备第36-42页
    6.1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36-37页
        6.1.1 实验药品第36-37页
        6.1.2 实验仪器第37页
    6.2 1 -氯-3-(3-氯丙-1-烯-2-基)苯合成条件的探索第37-40页
        6.2.1 氯代试剂对1-氯-3-(3-氯丙-1-烯-2-基)苯合成的影响第37-38页
        6.2.2 反应温度对1-氯-3-(3-氯丙-1-烯-2-基)苯合成的影响第38-39页
        6.2.3 反应溶剂对1-氯-3-(3-氯丙-1-烯-2-基)苯合成的影响第39-40页
    6.3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7章 2-(2-(3-氯苯基)烯丙基)-2-乙基-1H-茚-1,3(2H)-二酮制备第42-46页
    7.1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42-43页
        7.1.1 实验药品第42-43页
        7.1.2 实验仪器第43页
    7.2 2 -(2-(3-氯苯基)烯丙基)-2-乙基-1H-茚-1,3(2H)-二酮合成条件的探索第43-45页
        7.2.1 反应溶剂对2-(2-(3-氯苯基)烯丙基)-2-乙基-1H-茚-1,3(2H)-二酮合成的影响第43-44页
        7.2.2 碱对2-(2-(3-氯苯基)烯丙基)-2-乙基-1H-茚-1,3(2H)-二酮合成的影响第44-45页
    7.3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8章 茚草酮的制备第46-50页
    8.1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46-47页
        8.1.1 实验药品第46页
        8.1.2 实验仪器第46-47页
    8.2 茚草酮合成条件的探索第47-49页
        8.2.1 原研专利条件验证第47页
        8.2.2 以间氯过氧苯甲酸为氧化试剂第47-49页
    8.3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结论第50-52页
附录第52-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台北文化地标景观审美研究
下一篇:旅游小城镇景观文化创新设计研究--以安阳韩陵镇殷商文化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