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62页 |
第一节 配位聚合物的基本概念介绍 | 第10-12页 |
第二节 配位聚合物的研究历史和发展过程 | 第12-22页 |
第三节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和设计合成 | 第22-33页 |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22-24页 |
·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 | 第24-33页 |
第四节 配位聚合物的应用 | 第33-48页 |
·气体储存材料 | 第33-38页 |
·非线性光学材料 | 第38-40页 |
·分子磁体 | 第40-42页 |
·手性拆分和催化 | 第42-45页 |
·荧光传感材料 | 第45-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62页 |
第二章 一维棒状次级结构单元构筑的稀土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 第62-81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62-63页 |
第二节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63-64页 |
·稀土硝酸盐RE(NO_3)_3·nH_2O 的制备 | 第63页 |
·化合物1-3 的合成 | 第63-64页 |
·表征方法 | 第64页 |
第三节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 第64-68页 |
·晶体结构的测定和晶体学数据 | 第64-65页 |
·结构描述 | 第65-68页 |
第四节 性能表征 | 第68-74页 |
·化合物1、2 和3 的热稳定性研究 | 第68-71页 |
·红外光谱研究 | 第71-72页 |
·固体荧光性能 | 第72-73页 |
·化合物1 的N2吸附性质研究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附录 | 第75-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第三章 八面体次级结构单元构筑的稀土金属有机羧酸骨架材料 | 第81-103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81-83页 |
第二节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83-84页 |
·稀土硝酸盐RE(NO_3)_3·nH_2O 的制备 | 第83页 |
·化合物4-6 的合成 | 第83页 |
·表征方法 | 第83-84页 |
第三节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 第84-90页 |
·晶体结构的测定和晶体学数据 | 第84页 |
·结构描述 | 第84-90页 |
第四节 性能表征 | 第90-95页 |
·化合物4、5 和6 的热稳定性研究 | 第90-94页 |
·红外光谱研究 | 第94页 |
·固体荧光性能 | 第94-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附录 | 第97-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3页 |
第四章 二维混合螺旋和三维孔稀土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 第103-132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103-105页 |
第二节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105-106页 |
·稀土硝酸盐[RE(NO_3)_3·nH_2O]的制备 | 第105页 |
·化合物7 和8 的合成 | 第105页 |
·化合物8 的活化物和活化物的金属离子吸附物合成 | 第105-106页 |
·表征方法 | 第106页 |
第三节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 第106-116页 |
·晶体结构的测定和晶体学数据 | 第106-107页 |
·结构描述 | 第107-116页 |
第四节 性能表征 | 第116-125页 |
·化合物7 和8 的热稳定性研究 | 第116-120页 |
·红外光谱研究 | 第120-121页 |
·化合物8 的固体荧光性能 | 第121-124页 |
·化合物8 的N_2吸附性质研究 | 第124-125页 |
本章小结 | 第125-127页 |
附录 | 第127-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2页 |
第五章 由纳米尺度的九核锌簇转晶构筑二维层状化合物 | 第132-154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132-133页 |
第二节 化合物9-11 的合成与表征 | 第133-134页 |
·化合物9 的合成 | 第133页 |
·化合物10 的合成 | 第133页 |
·化合物11 的合成 | 第133页 |
·表征方法 | 第133-134页 |
第三节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 第134-142页 |
·晶体结构的测定和晶体学数据 | 第134页 |
·结构描述 | 第134-142页 |
第四节 性能表征 | 第142-147页 |
·化合物9、10 和11 的热稳定性研究 | 第142-145页 |
·红外光谱研究 | 第145-147页 |
本章小结 | 第147-149页 |
附录 | 第149-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54页 |
致谢 | 第154-15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55-156页 |
中文摘要 | 第156-159页 |
Abstract | 第159-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