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大数据在P2P网贷平台征信中的应用研究--基于阿里巴巴招财宝和ZestFinance比较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引言第8-14页
    1.1 选题背景第8-10页
        1.1.1 我国P2P网贷行业发展及其困境第8-9页
        1.1.2 我国征信体系现状分析第9页
        1.1.3 P2P网贷平台征信体系运用大数据技术的价值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第10-11页
    1.3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4 研究内容第12-14页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14-18页
    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4-15页
    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5-17页
    2.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7-18页
3 美国P2P网贷平台征信中的大数据应用分析第18-32页
    3.1 美国P2P网贷平台的兴起与发展背景第18-23页
        3.1.1 美国P2P网贷平台的文化理念:普惠传承为核心第18页
        3.1.2 美国P2P网贷平台的监管体系背景:多角度抑制投机行为第18-20页
        3.1.3 美国P2P网贷平台的征信体系背景:数据来源广泛第20-23页
    3.2 美国P2P网贷平台运营模式——信息中介第23-25页
        3.2.1 美国P2P网贷平台运营模式概况第23-24页
        3.2.2 美国P2P网贷平台运营模式风险分析第24-25页
    3.3 美国P2P网贷平台征信的大数据应用第25-32页
        3.3.1 美国P2P网贷平台大数据征信的重要性第25-26页
        3.3.2 美国P2P网贷平台大数据征信体系——以Zest Finance为例第26-30页
        3.3.3 美国P2P网贷平台大数据征信应用效果分析第30-32页
4 我国P2P网贷平台征信中的大数据应用分析第32-47页
    4.1 我国P2P网贷平台的兴起与发展背景第32-35页
        4.1.1 我国P2P网贷平台的文化理念:高利相诱为核心第32页
        4.1.2 我国P2P网贷平台的监管体系背景:逐步完善中第32-33页
        4.1.3 我国P2P网贷平台的征信体系背景:传统金融征信为主第33-35页
    4.2 我国P2P网贷运营模式——信息和信用中介复合第35-39页
        4.2.1 我国P2P网贷平台运营模式概况第35-37页
        4.2.2 我国P2P网贷平台运营模式风险分析第37-39页
    4.3 我国P2P网贷平台大数据征信体系——以阿里巴巴招财宝为例第39-47页
        4.3.1 我国P2P网贷平台进行大数据风险控制的必要性第39-40页
        4.3.2 蚂蚁金融的大数据战略第40-42页
        4.3.3 蚂蚁小贷的大数据征信体系第42-45页
        4.3.4 基于蚂蚁金融大数据的招财宝发展现状第45-47页
5 P2P网贷平台的大数据征信应用比较分析及存在问题第47-53页
    5.1 P2P网贷平台的大数据征信应用比较分析第47-50页
        5.1.1 中美P2P网贷平台的兴起与发展背景比较分析第47-48页
        5.1.2 中美P2P网贷平台的运营模式比较分析第48页
        5.1.3 阿里巴巴招财宝和Zest Finance大数据征信应用比较分析第48-50页
    5.2 我国P2P网贷平台大数据征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第50-53页
        5.2.1 行业监管制度有待完善,与实际发展情况不匹配第50页
        5.2.2 征信大数据挖掘程度不足,平台之间呈现“信息孤岛”第50-51页
        5.2.3 网络数据安全难以控制,信息泄露和滥用情况严重第51页
        5.2.4 大数据信息质量存疑,交易数据真假难辨第51-52页
        5.2.5 互联网大数据交互人才缺失,后备力量不足第52-53页
6 中美P2P网贷平台大数据征信发展路径对我国的启示与建议第53-60页
    6.1 增强社会层面对P2P网贷平台与大数据征信结合的认知第53页
    6.2 改善大数据在P2P网贷平台征信中应用的外部环境第53-57页
        6.2.1 健全行业监管体系第53-54页
        6.2.2 市场化手段整合信息孤岛第54-56页
        6.2.3 建立大数据信息安全的保护机制第56-57页
    6.3 推动P2P网贷平台自身应用大数据征信的可行性第57-60页
        6.3.1 构建多样化数据仓库第57-58页
        6.3.2 改善大数据征信模式第58-59页
        6.3.3 培养互联网大数据征信储备人才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附录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市公司管理层过度自信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股权公益性捐赠相关所得税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