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消化系肿瘤论文--肝肿瘤论文

肝癌细胞外泌体对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及改良癌痛消方对其调节作用初探

个人简历第3-7页
中文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前言第14-17页
第一章 外泌体提取方法的确立第17-30页
    1 目的第17-18页
    2 材料与仪器第18-20页
    3 方法第20-26页
        3.1 细胞培养第20-22页
        3.2 ExoQuick-TC试剂盒提取外泌体第22页
        3.3 ExoQuick-TC试剂盒改良法提取外泌体第22-23页
        3.4 Bradford蛋白浓度测定第23页
        3.5 外泌体的电镜鉴定第23-24页
        3.6 Nano FCM检测外泌体粒径分布及颗粒浓度第24页
        3.7 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标记蛋白第24-26页
    4 结果第26-28页
        4.1 外泌体标志蛋白的表达第27页
        4.2 外泌体形态第27-28页
        4.3 外泌体粒径分布及浓度第28页
    5 小结与讨论第28-30页
第二章 HepG2 肝癌细胞外泌体对人树突状细胞成熟与功能影响第30-42页
    1 目的第30-31页
    2 材料与仪器第31-32页
    3 方法第32-36页
        3.1 健康人PBMCs的获取第32-33页
        3.2 免疫磁珠法分选CD14+单核细胞第33页
        3.3 DC诱导及与肝癌外泌体共培养第33-34页
        3.4 DC表面分子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第34页
        3.5 ELISA检测DC培养上清IL-12第34-35页
        3.6 CCK-8 检测DC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第35-36页
    4 结果第36-39页
        4.1 HepG2 外泌体对DC成熟的影响第36-38页
        4.2 HepG2 外泌体对DC IL-12 产生的影响第38页
        4.3 HepG2 外泌体对DC刺激淋巴细胞增殖效应的影响第38-39页
    5 小结与讨论第39-42页
第三章 改良癌痛消方干预肝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对人树突状细胞成熟与功能影响第42-51页
    1 目的第42-43页
    2 材料与仪器第43-44页
    3 方法第44-47页
        3.1 I-ATXP溶液的制备第44-45页
        3.2 癌痛消方干预HepG2 细胞第45页
        3.3 外泌体提取第45页
        3.4 AchE检测外泌体含量第45-46页
        3.5 Bradford法检测外泌体蛋白浓度第46页
        3.6 CCK-8 法检测I-ATXP对 HepG2 细胞存活率影响第46-47页
        3.7 流式检测DC细胞表面标记分子的变化第47页
    4 结果第47-50页
        4.1 I-ATXP I-ATXP对 HepG2 外泌体分泌量的影响第47-48页
        4.2 I-ATXP干预HepG2 分泌的外泌体对DC的影响第48-50页
    5 小结与讨论第50-51页
全文总结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68页
英文缩写词表第68-69页
项目资助第69-70页
综述第70-84页
    参考文献第78-84页
致谢第84-8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小细胞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病理特征、EGFR基因分型与预后的关系
下一篇:肝癌细胞中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通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miRNA上调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