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导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5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9页 |
1.5.1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4-16页 |
1.5.2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6-19页 |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9-27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2.1.1 事业单位 | 第19-20页 |
2.1.2 文化事业单位 | 第20页 |
2.1.3 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 第20-21页 |
2.1.4 理事会 | 第21-22页 |
2.1.5 博物馆 | 第22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2-27页 |
2.2.1 治理理论 | 第22-24页 |
2.2.2 非营利组织管理理论 | 第24-25页 |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5页 |
2.2.4 政府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理论 | 第25-27页 |
3 公益性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情况概述 | 第27-36页 |
3.1 国外公益性机构法人治理结构的主要模式 | 第27-29页 |
3.1.1 以决策为内核的治理结构模式 | 第27-28页 |
3.1.2 独立行政法人的治理结构模式 | 第28页 |
3.1.3 盎格鲁撒克逊模式 | 第28-29页 |
3.2 国外公益性机构法人治理结构的主要特征 | 第29-30页 |
3.2.1 完备的法律制度 | 第29页 |
3.2.2 利益代表的广泛性 | 第29页 |
3.2.3 治理模式多样化 | 第29-30页 |
3.2.4 政府职能向服务导向型转变 | 第30页 |
3.3 国内公益性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实践概况 | 第30-32页 |
3.3.1 建立多种治理结构模式 | 第30-31页 |
3.3.2 初步确立治理结构的运行规则 | 第31页 |
3.3.3 配套了部分保障支撑机制 | 第31-32页 |
3.4 国内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实践的主要特点 | 第32-33页 |
3.4.1 政府的主导及重视 | 第32页 |
3.4.2 测试了经典架构 | 第32页 |
3.4.3 建设内部治理机制 | 第32-33页 |
3.4.4 建立完善了相关机制 | 第33页 |
3.5 国内外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经验启示及借鉴作用 | 第33-36页 |
4 云南省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情况 | 第36-44页 |
4.1 基本情况 | 第36-39页 |
4.1.1 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 | 第37页 |
4.1.2 精心制定《云南省博物馆章程》 | 第37页 |
4.1.3 关键目标初步得到落实 | 第37-38页 |
4.1.4 内部管理运行机制不断完善 | 第38页 |
4.1.5 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 | 第38-39页 |
4.2 主要成效和经验 | 第39-41页 |
4.2.1 初步实现依法依章管理 | 第39-40页 |
4.2.2 基本达成社会参与管理 | 第40页 |
4.2.3 初步实现了简政放权 | 第40页 |
4.2.4 公共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 第40-41页 |
4.3 云南省博物馆试点案例中反映出的困难和问题 | 第41-44页 |
4.3.1 思想观念的惰性 | 第41-42页 |
4.3.2 简政放权的阻力 | 第42页 |
4.3.3 配套政策的缺位 | 第42页 |
4.3.4 理事会履职能力不足 | 第42-43页 |
4.3.5 监督机制不完善 | 第43-44页 |
5 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4-50页 |
5.1 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 | 第44-46页 |
5.1.1 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受制约 | 第44页 |
5.1.2 理事会决策地位难落实 | 第44-45页 |
5.1.3 改革配套支持政策缺失 | 第45页 |
5.1.4 改革的原动力不足 | 第45页 |
5.1.5 内部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 | 第45-46页 |
5.2 原因分析 | 第46-50页 |
5.2.1 全能政府理念的负面效应 | 第46-47页 |
5.2.2 传统管理体制的惰性作用 | 第47页 |
5.2.3 既得利益团体的阻滞作用 | 第47页 |
5.2.4 粗放管理机制的惯性效应 | 第47-48页 |
5.2.5 评价激励机制的支撑乏力 | 第48页 |
5.2.6 配套政策措施的出台滞后 | 第48-50页 |
6 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路径构建 | 第50-64页 |
6.1 完善机制全面深化改革——精细化路径 | 第50-58页 |
6.1.1 事业单位章程的完善方面 | 第52页 |
6.1.2 内部运行管理方面 | 第52-53页 |
6.1.3 监督机制方面 | 第53页 |
6.1.4 简政放权和人事管理方面 | 第53-54页 |
6.1.5 支持理事履职的配套机制 | 第54-55页 |
6.1.6 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方面 | 第55-58页 |
6.2 结合实际探索多种架构——多模式路径 | 第58-60页 |
6.2.1 同行联合式 | 第58-59页 |
6.2.2 决策咨询式 | 第59-60页 |
6.2.3 总分架构式 | 第60页 |
6.2.4 资本参与式 | 第60页 |
6.3 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 第60-64页 |
6.3.1 思想观念转变的迫切性 | 第61页 |
6.3.2 治理模式及其履职方式的多样性 | 第61-62页 |
6.3.3 注重发挥党组织作用 | 第62页 |
6.3.4 聚焦提升服务效能的目标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