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自治州的立法权
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一)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三)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一、我国自治州的法律地位 | 第13-20页 |
(一) 自治州的沿革 | 第13-14页 |
(二) 自治州的宪法语义 | 第14-18页 |
(三) 自治州的双重法律地位 | 第18-20页 |
二、自治州作为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权 | 第20-26页 |
(一) 自治州自治立法权的特点 | 第20-23页 |
(二) 自治州的自治条例 | 第23-24页 |
(三) 自治州的单行条例 | 第24-25页 |
(四) 自治州的变通、补充规定 | 第25-26页 |
三、自治州作为地方行政区域的立法权 | 第26-29页 |
(一) 自治州有限扩大的地方立法权 | 第27-28页 |
(二) 自治州的地方立法权具有从属性 | 第28-29页 |
四、自治州的自治立法权与地方立法权比较分析 | 第29-35页 |
(一) 民族区域自治不是简单的央地分权 | 第30-31页 |
(二) 创制性立法权与执行性立法权 | 第31-32页 |
(三) 自治立法权权限范围大于地方性法规权限 | 第32-33页 |
(四) 自治立法权效力等级高于地方立法权 | 第33-34页 |
(五) 法律性与法规性的有机统一 | 第34-35页 |
五、对自治州双重立法权的反思 | 第35-45页 |
(一) 自治州自治立法权与地方立法权的竞合 | 第37-41页 |
(二) 自治州双重立法权的相互替代 | 第41-42页 |
(三) 自治州双重立法权有效行使的途径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附录 | 第50-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