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论文--石油炼制论文--炼油工艺过程论文

汽油深度脱硫吸附剂的制备及工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24页
    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1 汽油中硫化物的分布及存在形式第10页
        1.1.2 国内外汽柴油质量标准对硫含量的限制第10-11页
    1.2 汽油脱硫技术第11-16页
        1.2.1 选择性加氢脱硫第12-13页
        1.2.2 氧化脱硫第13页
        1.2.3 生物脱硫第13页
        1.2.4 萃取脱硫第13-14页
        1.2.5 烷基化脱硫第14-15页
        1.2.6 吸附脱硫第15-16页
    1.3 国内外吸附脱硫技术发展现状第16-20页
        1.3.1 国外轻质油品吸附脱硫技术第16-19页
        1.3.2 国内轻质油品吸附脱硫技术第19-20页
    1.4 脱硫吸附剂第20-22页
        1.4.1 分子筛类脱硫吸附剂第20-21页
        1.4.2 金属氧化物类脱硫吸附剂第21-22页
        1.4.3 活性炭类脱硫吸附剂第22页
        1.4.4 粘土类吸附剂第22页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前驱体对Ni/Al_2O_3 吸附剂金属分散度和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研究第24-38页
    2.1 前言第24-25页
    2.2 实验部分第25-28页
        2.2.1 实验仪器和实验原料第25页
        2.2.2 吸附剂的制备第25-26页
        2.2.3 材料的分析和表征第26-27页
        2.2.4 吸附剂评价条件及评价装置第27-28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8-37页
        2.3.1 氮气低温吸附-脱附分析第28-30页
        2.3.2 程序升温还原结果第30-31页
        2.3.3 氢氧滴定分析结果第31-33页
        2.3.4 吡啶红外吸附分析第33-34页
        2.3.5 透射电镜分析第34-36页
        2.3.6 噻吩吸附实验第36-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基于静电吸附机理的高金属分散度Ni/Al_2O_3 吸附剂的制备及脱硫性能评价第38-63页
    3.1 前言第38-39页
    3.2 实验部分第39-43页
        3.2.1 主要原料第39-40页
        3.2.2 催化剂的制备第40-41页
        3.2.3 氧化铝载体等电点测定第41-42页
        3.2.4 吸附剂的表征第42页
        3.2.5 吸附剂活性评价条件及评价装置第42-43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3-62页
        3.3.1 X射线荧光分析第43-44页
        3.3.2 X射线衍射分析第44-46页
        3.3.3 孔结构表征第46-48页
        3.3.4 程序升温还原分析第48-51页
        3.3.5 氢氧滴定分析第51-54页
        3.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54-55页
        3.3.7 透射电镜分析第55-59页
        3.3.8 吸附剂的穿透硫容评价实验第59-62页
    3.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四章 金属助剂改性Ni/γ-Al_2O_3 吸附剂的制备及脱硫性能评价第63-73页
    4.1 前言第63-64页
    4.2 实验部分第64-66页
        4.2.1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64页
        4.2.2 吸附剂的制备第64-65页
        4.2.3 吸附剂的表征第65-66页
        4.2.4 吸附剂的评价及反应装置第6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6-72页
        4.3.1 孔结构分析第66-67页
        4.3.2 X射线衍射分析第67-68页
        4.3.3 程序升温还原表征分析第68-69页
        4.3.4 氢氧滴定分析第69-70页
        4.3.5 双金属吸附剂的噻吩吸附实验第70-72页
    4.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结论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5-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综合资料的漏层识别及漏失机理研究
下一篇:含天然气水合物多孔介质的复电阻率特性及饱和度计算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