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0页 |
1.1 引言 | 第14-15页 |
1.2 玻璃表面强度的影响因素 | 第15-18页 |
1.2.1 玻璃表面损伤的主要形式 | 第15-17页 |
1.2.2 保护玻璃表面损伤的途径 | 第17-18页 |
1.3 离子交换的分类和特点 | 第18-20页 |
1.3.1 离子交换的分类 | 第18-19页 |
1.3.2 离子交换强化玻璃的特点 | 第19-20页 |
1.4 离子交换强度影响因素 | 第20-24页 |
1.4.1 玻璃组分 | 第20-21页 |
1.4.2 熔盐杂质的影响 | 第21页 |
1.4.3 熔盐添加剂作用 | 第21-22页 |
1.4.4 时间和温度的影响 | 第22-24页 |
1.5 溶胶凝胶法制备薄膜的技术特点 | 第24-25页 |
1.6 薄膜涂覆工艺 | 第25-28页 |
1.6.1 浸渍提拉法 | 第25页 |
1.6.2 旋转涂覆法 | 第25-26页 |
1.6.3 喷涂法 | 第26-28页 |
1.7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1.7.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8-29页 |
1.7.2 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原理 | 第30-36页 |
2.1 主要化学试剂 | 第30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30-31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31-32页 |
2.4 表征方法 | 第32-36页 |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32页 |
2.4.2 X射线能谱(EDS)测试 | 第32页 |
2.4.3 双环抗弯曲强度测试 | 第32-33页 |
2.4.4 表面应力测试 | 第33-34页 |
2.4.5 XRF荧光光谱测试 | 第34页 |
2.4.6 雾度测量仪 | 第34页 |
2.4.7 平面磨耗测试 | 第34-35页 |
2.4.8 透光率测试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熔盐新配方及离子交换强度影响因素的探究 | 第36-49页 |
3.1 引言 | 第36-3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7-38页 |
3.2.1 实验步骤 | 第37-38页 |
3.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8-48页 |
3.3.1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第38-40页 |
3.3.2 熔盐配方及工艺参数对玻璃表面应力的影响 | 第40-42页 |
3.3.3 离子交换过程中的离子分布变化 | 第42-44页 |
3.3.4 Na~+浓度对离子交换的影响 | 第44-46页 |
3.3.5 光学性能的检测 | 第46页 |
3.3.6 新配方对玻璃抗弯曲强度的影响 | 第46-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硅溶胶涂层对玻璃强度的影响 | 第49-63页 |
4.1 引言 | 第49-5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0-5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1-62页 |
4.3.1 涂层截面形貌分析 | 第51-53页 |
4.3.2 硅溶胶膜层厚度测试 | 第53页 |
4.3.3 镀膜对钢化玻璃应力的影响 | 第53-55页 |
4.3.4 镀膜对玻璃透过率的影响 | 第55页 |
4.3.5 膜层厚度对玻璃抗弯强度的影响 | 第55-57页 |
4.3.6 镀膜面对玻璃抗弯曲强度的影响 | 第57-60页 |
4.3.7 涂层耐磨性和雾度测试 | 第60-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