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6-28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6-19页 |
1.2 所涉及技术发展现状 | 第19-23页 |
1.2.1 国内外技术发展 | 第19-20页 |
1.2.2 存在的技术问题 | 第20-23页 |
1.3 课题设计概述 | 第23-2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3.2 研究的预期目标 | 第24-25页 |
1.3.3 研究创新点及优点 | 第25-26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2章 系统原理设计 | 第28-48页 |
2.1 正交增量式差分运动位置传感器信号解析设计 | 第28-38页 |
2.1.1 解析原理与策略 | 第28-34页 |
2.1.2 多通道数字采样与滤波 | 第34-36页 |
2.1.3 特征识别与矫正识别计数 | 第36-37页 |
2.1.4 冗余计数 | 第37-38页 |
2.2 绝对值运动位置传感器信号解析设计 | 第38-41页 |
2.2.1 工作与解析原理 | 第38-40页 |
2.2.2 扫描解析 | 第40-41页 |
2.3 触发控制模式设计 | 第41-46页 |
2.3.1 触发控制信号输入与输出 | 第41-42页 |
2.3.2 单路自触发控制模式 | 第42-43页 |
2.3.3 多路自触发控制模式 | 第43-45页 |
2.3.4 系统外触发与级联模式 | 第45-46页 |
2.4 本章总结 | 第46-48页 |
第3章 硬件系统设计 | 第48-72页 |
3.1 FPGA板卡电路设计 | 第48-63页 |
3.1.1 FPGA板卡硬件结构 | 第49-51页 |
3.1.2 FPGA高速传输线设计 | 第51-55页 |
3.1.3 FPGA外围电路 | 第55-57页 |
3.1.4 可编程电源系统 | 第57-60页 |
3.1.5 存储系统电路 | 第60-62页 |
3.1.6 高速通用接口设计 | 第62-63页 |
3.2 ARM嵌入式板卡选型与设计 | 第63-64页 |
3.2.1 ARM板卡结构与外围电路 | 第63页 |
3.2.2 通信电路设计 | 第63-64页 |
3.3 信号基板电路设计 | 第64-68页 |
3.3.1 信号基板输入电路设计 | 第65-67页 |
3.3.2 信号基板输出电路设计 | 第67-68页 |
3.4 总体硬件系统 | 第68-70页 |
3.4.1 机箱设计 | 第68-69页 |
3.4.2 硬件系统集成 | 第69-7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4章 软件系统设计 | 第72-86页 |
4.1 FPGA内RTL架构设计 | 第72-81页 |
4.1.1 主机控制逻辑与总线设计 | 第73-77页 |
4.1.2 运动位置传感器信号解析控制器 | 第77-79页 |
4.1.3 SRAM控制器 | 第79页 |
4.1.4 SD卡与FAT32控制器 | 第79-80页 |
4.1.5 通信控制与逻辑实现 | 第80-81页 |
4.2 嵌入式系统设计 | 第81-84页 |
4.2.1 嵌入式软件系统 | 第81页 |
4.2.2 外设模块驱动层 | 第81-83页 |
4.2.3 网络应用层 | 第83-8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5章 系统测试与验证 | 第86-102页 |
5.1 系统外围功能 | 第86-90页 |
5.1.1 电源系统测试验证 | 第86-87页 |
5.1.2 存储系统测试验证 | 第87-88页 |
5.1.3 触发控制系统测试验证 | 第88-90页 |
5.2 实时解析与控制 | 第90-100页 |
5.2.1 测试平台搭建 | 第90-94页 |
5.2.2 正交增量式运动位置传感器信号解析误差测试 | 第94-98页 |
5.2.3 正交增量式运动位置传感器信号解析延迟测试 | 第98-99页 |
5.2.4 逻辑功能与控制触发测试 | 第99-10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00-10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2-106页 |
6.1 总结 | 第102-103页 |
6.2 展望 | 第103-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2页 |
附录 | 第112-142页 |
致谢 | 第142-144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