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论文--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论文--东汉(25~220年)论文

东汉处士形象与历史书写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选题意义第12-13页
    1.2 东汉处士研究现状第13-22页
        1.2.1 关于处士群体的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2 关于处士与社会、政府关系的研究第16-18页
        1.2.3 隐逸思想研究第18-19页
        1.2.4 处士历史书写研究第19-21页
        1.2.5 小结第21-22页
    1.3 研究方法第22-24页
第二章 东汉处士的概念及其历史命运第24-45页
    2.1 处士的定义与渊源第24-30页
        2.1.1 处士的定义第24-25页
        2.1.2 东汉处士的历史渊源第25-27页
        2.1.3 东汉处士的思想渊源第27-29页
        2.1.4 小结第29-30页
    2.2 东汉时期处士的际遇与地位第30-40页
        2.2.1 光武-章帝时期第31-33页
        2.2.2 和帝至质帝时期第33-37页
        2.2.3 桓、灵二帝时期第37-40页
    2.3 小结:处士与东汉政权的互动关系第40-45页
第三章 从史料看东汉处士形象演变轨迹第45-108页
    3.1 新视角史料批判研究现状概述第45-48页
    3.2 新空间《东观汉记》的编撰与范晔《后汉书》的史料来源问题第48-75页
        3.2.1 八家《后汉书》与范《书》的比对情况第52-73页
        3.2.2 可供书写的新空间第73-75页
    3.3 新素材从正史外的史料看东汉处士的历史书写第75-95页
        3.3.1 东汉的别传、类传、郡传与范《书》的比对情况第75-94页
        3.3.2 挖掘未被关注的新素材第94-95页
    3.4 新思考得出结论第95-108页
        3.4.1 全新的修史者与视角第95-97页
        3.4.2 新塑造常见历史书写模式归纳第97-104页
        3.4.3 新思考本文结论第104-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1页
致谢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唐代扬州的发展与“扬一益二”说法的形成
下一篇:民国时期华侨与侨乡开发--以嵩屿开埠为个案研究(1915-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