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乳化沥青改性界面过渡区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机理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混凝土脆性破坏过程第11-13页
        1.2.2 界面过渡区对混凝土宏观力学特性的影响第13-14页
        1.2.3 界面过渡区改性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存在的问题第16-17页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7-18页
        1.4.1 研究目的第17页
        1.4.2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5 研究方法与路线第18-19页
        1.5.1 研究方法第18页
        1.5.2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二章 乳化沥青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第19-37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实验原材料及设备第19-21页
        2.2.1 实验原材料第19-20页
        2.2.2 实验设备第20-21页
        2.2.3 混凝土配合比第21页
    2.3 实验与测试方法第21-27页
        2.3.1 集料预处理改性工艺第21-22页
        2.3.2 测试方法第22-27页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7-35页
        2.4.1 乳化沥青包裹量对C30、C60混凝土强度影响第27页
        2.4.2 不同沥青掺量下的C30、C60混凝土轴心受压荷载-位移曲线第27-29页
        2.4.3 混凝土本构关系第29-32页
        2.4.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第32-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三种改性方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第37-47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实验与测试方法第37-39页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9-46页
        3.3.1 四种改性方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第39-41页
        3.3.2 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第41-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乳化沥青改性集料对混凝土耐久性能影响第47-58页
    4.1 引言第47页
    4.2 实验方案与过程第47-50页
        4.2.1 实验原材料第47页
        4.2.2 实验设备第47-48页
        4.2.3 测试方法第48-50页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0-57页
        4.3.1 四种改性方式下的毛细吸水特性测试第50-53页
        4.3.2 碳化测试第53-55页
        4.3.3 单面盐冻试验第55-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乳化沥青改性对界面过渡区的影响第58-66页
    5.1 引言第58页
    5.2 实验方案与过程第58-62页
        5.2.1 实验原材料第58-59页
        5.2.2 实验设备第59页
        5.2.3 试样的制备与养护第59页
        5.2.4 测试方法第59-62页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62-65页
        5.3.1 界面过渡区的孔隙率分布第62-63页
        5.3.2 界面过渡区的元素分布第63-64页
        5.3.3 界面过渡区的显微硬度分析第64-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6.1 结论第66-67页
    6.2 展望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第73页
    一、发表文章第73页
    二、参加的会议第73页
    三、参加的科研项目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磷石膏矿渣泡沫混凝土的制备及抗碳化性能优化研究
下一篇:插层改性温轮胶特性及其对砂浆性能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