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

块茎堇菜繁育系统及散布体萌发特性的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1章 研究背景第12-24页
    1.1 植物的繁育系统第12-17页
        1.1.1 植物繁育系统的发展历程第12页
        1.1.2 植物繁育系统的研究进展第12-17页
            1.1.2.1 花部综合特征与传粉第13-15页
            1.1.2.2 繁育系统类型判定指标第15-17页
    1.2 种子生物学第17-22页
        1.2.1 种子形态第17-18页
        1.2.2 种子生活力第18页
        1.2.3 种子活力第18-19页
        1.2.4 种子萌发特性及其生态适应第19-20页
        1.2.5 种子休眠多型性及其生态学意义第20-22页
    1.3 堇菜属植物的研究概况第22页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2-24页
第2章 块茎堇菜繁育系统的研究第24-38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4-28页
        2.1.1 研究材料和地点第24-25页
        2.1.2 开放花花部综合特征的观察第25页
        2.1.3 开放花柱头可授性和花粉活力的检测第25-26页
        2.1.4 开放花花粉-胚珠比和异交指数的测定第26-27页
        2.1.5 人工授粉试验第27-28页
        2.1.6 昆虫传粉行为的观察及鉴定第28页
        2.1.7 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第28页
    2.2 结果和分析第28-33页
        2.2.1 开放花花部综合特征第28-29页
        2.2.2 开放花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第29-30页
        2.2.3 开放花异交指数和花粉-胚珠比第30-31页
        2.2.4 繁育系统和花粉限制第31-32页
        2.2.5 昆虫传粉行为及鉴定第32-33页
    2.3 讨论第33-38页
        2.3.1 繁育系统类型和特征第33-34页
        2.3.2 花部综合特征与昆虫访花行为第34-36页
        2.3.3 花粉限制第36-38页
第3章 块茎堇菜散布体生物学特性研究第38-48页
    3.1 研究材料和方法第38-39页
        3.1.1 研究材料和采集地概况第38页
        3.1.2 果实、种子和鳞茎形态特征的观测第38页
        3.1.3 散布体萌发特性研究第38-39页
            3.1.3.1 鳞茎和3种异型性种子在不同变温下的萌发第39页
            3.1.3.2 3种异型性种子休眠特性的研究第39页
        3.1.4 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第39页
    3.2 结果和分析第39-44页
        3.2.1 果实、种子和鳞茎的形态特征第39-40页
        3.2.2 鳞茎和3种类型的种子在不同变温条件下的萌发行为第40-42页
        3.2.3 3种异型性种子休眠的打破第42-44页
            3.2.3.1 储藏时间对3种异型性种子萌发的影响第42-43页
            3.2.3.2 划破种皮对3种异型性种子萌发的影响第43页
            3.2.3.3 低温层积对3种异型性种子萌发的影响第43-44页
    3.3 讨论第44-48页
第4章 小结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9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藏高原东缘同域近缘种黄帚橐吾和箭叶橐吾合子前生殖隔离的研究
下一篇:甘氨酸对不同胁迫条件下高山离子芥保护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