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内分泌腺疾病及代谢病论文--胰岛疾病论文--糖尿病性昏迷及其他并发症论文

马氏正钳蝎毒液及其抗菌肽ABP-W1治疗糖尿病足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摘要第10-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第1章 绪论第17-44页
    1.1 蝎毒素的研究概况第17-29页
        1.1.1 蝎的形态与种类第17-18页
        1.1.2 蝎毒液的组成及多样性第18-19页
        1.1.3 蝎毒素的研究现状第19-27页
            1.1.3.1 钠通道毒素第20-21页
            1.1.3.2 钾通道毒素第21-23页
            1.1.3.3 钙通道毒素第23-24页
            1.1.3.4 氯通道毒素第24-25页
            1.1.3.5 抗菌肽第25页
            1.1.3.6 毒液酶第25-26页
            1.1.3.7 其它组分第26-27页
        1.1.4 蝎毒素的研究意义第27-29页
    1.2 蝎及其毒素组学的研究进展第29-35页
        1.2.1 蝎毒液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第30-34页
            1.2.1.1 蛋白质组学技术方法概述第30-31页
            1.2.1.2 蝎毒液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策略第31-33页
            1.2.1.3 蝎毒液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现状第33-34页
        1.2.2 蝎毒腺转录组学研究进展第34-35页
        1.2.3 蝎基因组学研究进展第35页
    1.3 蝎脂解活性肽的研究进展第35-38页
        1.3.1 蝎脂解活性肽的结构与功能第35-37页
        1.3.2 马氏正钳蝎脂解活性肽的研究概况第37-38页
    1.4 蝎毒抗菌肽ABP-W1在治疗糖尿病足慢性溃疡中的应用第38-42页
        1.4.1 糖尿病足慢性溃疡的形成与治疗现状第38-40页
        1.4.2 蝎毒抗菌肽ABP-W1的生物活性与临床应用第40-41页
        1.4.3 糖尿病足慢性溃疡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第41-42页
    1.5 本研究的出发点第42-44页
第2章 马氏正钳蝎毒液蛋白质组学研究第44-79页
    2.1 前言第44-46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46-52页
        2.2.1 主要试剂第46页
        2.2.2 实验设备第46-47页
        2.2.3 粗毒样本制备与预分离第47页
        2.2.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第47-48页
        2.2.5 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E)分离第48-49页
        2.2.6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第49页
        2.2.7 蛋白质酶解第49-50页
        2.2.8 LC/ESI-Q-TOF MS/MS分析第50页
        2.2.9 Mascot数据库搜索和蛋白鉴定第50-51页
        2.2.10 MALDI-TOF MS分析第51-52页
    2.3 实验结果第52-76页
        2.3.1 马氏正钳蝎毒液蛋白质组分的分离图谱第52-54页
            2.3.1.1 大于10 kDa的毒液蛋白质凝胶分离图谱第53页
            2.3.1.2 小于10 kDa的毒液蛋白质RP-HPLC分离图谱第53-54页
        2.3.2 马氏正钳蝎毒液蛋白质组分的质谱鉴定结果第54-56页
        2.3.3 质谱鉴定序列的注释、统计与功能分类第56-62页
        2.3.4 质谱鉴定的毒液蛋白第62-74页
            2.3.4.1 钠通道毒素第62-65页
            2.3.4.2 钾通道毒素第65-68页
            2.3.4.3 氯通道毒素第68-69页
            2.3.4.4 抗菌肽和防御素类似肽第69页
            2.3.4.5 酶抑制剂第69-70页
            2.3.4.6 其它典型毒素第70页
            2.3.4.7 非典型毒素第70-71页
            2.3.4.8 毒液酶第71-72页
            2.3.4.9 细胞相关蛋白第72-74页
        2.3.5 马氏正钳蝎毒液蛋白的分子量图谱第74-76页
    2.4 讨论第76-79页
第3章 马氏正钳蝎脂解活性肽的表达与功能研究第79-106页
    3.1 前言第79-80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80-89页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80页
        3.2.2 实验设备第80-81页
        3.2.3 马氏正钳蝎脂解活性肽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第81-85页
        3.2.4 马氏正钳蝎脂解活性肽的表达与纯化第85-88页
            3.2.4.1 LVP-α链的表达与纯化第85-86页
            3.2.4.2 LVP-β链的表达与纯化第86-87页
            3.2.4.3 LVP-α链和LVP-β链的异源二聚体构建第87-88页
        3.2.5 马氏正钳蝎脂解活性肽的功能研究第88-89页
            3.2.5.1 脂解活性实验第88-89页
    3.3 实验结果第89-103页
        3.3.1 马氏正钳蝎脂解活性肽序列分析第89-90页
        3.3.2 马氏正钳蝎脂解活性肽在粗毒中的定位与鉴定第90-92页
        3.3.3 马氏正钳蝎脂解活性肽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第92-93页
        3.3.4 马氏正钳蝎脂解活性肽表达条件的摸索第93-95页
        3.3.5 马氏正钳蝎脂解活性肽的初步表达与纯化第95-99页
            3.3.5.1 RP-HPLC分离图谱及质谱鉴定第95-97页
            3.3.5.2 凝胶电泳分析及质谱鉴定第97-99页
        3.3.6 马氏正钳蝎脂解活性肽的制备型表达第99-101页
            3.3.6.1 LVP-α的制备表达第99-101页
            3.3.6.2 LVP-β的制备表达第101页
        3.3.7 马氏正钳蝎脂解活性肽异源二聚体的构建第101-102页
        3.3.8 马氏正钳蝎脂解活性肽的脂解功能研究第102-103页
    3.4 讨论第103-106页
第4章 蝎毒抗菌肽ABP-W1治疗糖尿病足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第106-140页
    4.1 前言第106-107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107-112页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107-108页
        4.2.2 样本来源的患者信息第108页
        4.2.3 实验样本的采集和处理第108-109页
        4.2.4 渗出液样品的SDS-PAGE分离第109页
        4.2.5 细菌计数与菌种鉴定第109页
        4.2.6 高丰度蛋白耗减第109-110页
        4.2.7 样品8通道iTRAQ标记第110页
        4.2.8 高pH RPLC分离第110页
        4.2.9 低pH nanoRPLC-MS/MS分析第110页
        4.2.10 数据库搜索第110-111页
        4.2.11 蛋白质定性质控第111页
        4.2.12 蛋白质定量质控第111页
        4.2.13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111-112页
    4.3 实验结果第112-137页
        4.3.1 ABP-W1不同治疗时期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变化第112-113页
        4.3.2 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细菌学鉴定第113-115页
        4.3.3 糖尿病足溃疡渗出液的SDS-PAGE分离第115页
        4.3.4 糖尿病足溃疡渗出液中高丰度蛋白的耗减第115-116页
        4.3.5 糖尿病足溃疡渗出液的质谱鉴定第116-121页
            4.3.5.1 实验设计及质谱鉴定结果统计第116-117页
            4.3.5.2 质谱数据的定性质控第117-119页
            4.3.5.3 质谱数据的定量质控第119-121页
        4.3.6 糖尿病足溃疡渗出液的蛋白定性鉴定第121页
        4.3.7 ABP-W1不同治疗时期的渗出液间差异蛋白的定量分析第121-137页
            4.3.7.1 差异蛋白的统计结果第121-122页
            4.3.7.2 差异蛋白的功能注释第122-128页
            4.3.7.3 差异蛋白涉及的经典通路分析第128-133页
            4.3.7.4 差异蛋白的上游转录调控分析第133-135页
            4.3.7.5 差异蛋白的相互作用网络第135-137页
    4.4 讨论第137-140页
研究总结与展望第140-141页
参考文献第141-164页
附录第164-237页
攻博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文章第237-238页
致谢第238-239页

论文共2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bet在大鼠心肌肥厚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下一篇:孕期咖啡因暴露所致子代大鼠肾上腺功能发育异常及其宫内编程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