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工商银行XX分行国际贸易融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3-14页
        1.3.1 研究方法第13页
        1.3.2 创新之处第13-14页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第14-16页
        1.4.1 研究思路第14-15页
        1.4.2 研究框架第15-16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第16-20页
    2.1 国际贸易融资概述第16-17页
        2.1.1 国际贸易融资的内涵第16页
        2.1.2 国际贸易融资工具第16页
        2.1.3 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第16-17页
    2.2 国际贸易融资信用风险管理理论概述第17-20页
        2.2.1 国际贸易融资信用风险含义第17页
        2.2.2 国际贸易融资信用风险特征第17-18页
        2.2.3 国际贸易融资信用风险产生原因第18页
        2.2.4 国际贸易融资信用风险管理流程概述第18-20页
第三章 工商银行XX分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及其风险管理现状第20-29页
    3.1 工商银行XX分行概况第20页
    3.2 工商银行XX分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现状第20-22页
        3.2.1 工商银行XX分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概况第20页
        3.2.2 工商银行XX分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产品第20-22页
    3.3 工商银行XX分行国际贸易融资信用风险管理现状第22-29页
        3.3.1 工商银行XX分行信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第22-23页
        3.3.2 工商银行XX分行国际贸易融资信用风险管理王现有举措第23-24页
        3.3.3 工商银行XX分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第24-27页
        3.3.4 工商银行XX分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信用风险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7-29页
第四章 工商银行XX分行国际贸易融资信用风险识别和评估第29-44页
    4.1 工商银行XX分行国际贸易融资信用风险识别第29-32页
        4.1.1 工商银行XX分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风险点第29-31页
        4.1.2 工商银行XX分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风险程度比较第31-32页
    4.2 工商银行XX分行国际贸易融资信用风险评估第32-44页
        4.2.1 建立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第32-38页
        4.2.2 基于神经网络构建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及实证分析第38-44页
第五章 工商银行XX分行国际贸易融资信用风险管理对策分析第44-49页
    5.1 完善银行授信评级管理体系第44-45页
    5.2 提升银行信用风险评估能力第45-46页
    5.3 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第46-47页
    5.4 优化融资产品功能提升风险处置能力第47-48页
    5.5 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工作机制第48页
    5.6 做好业务人员的储备和培养第48-4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49-51页
    6.1 研究总结第49-50页
    6.2 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个人简历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知识图谱的政治知识库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枢纽现象的离群数据挖掘及其并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