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中国货币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基于金融状况指数的货币政策决策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5-34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5-17页
        1.1.1 选题背景第15-16页
        1.1.2 研究意义第16-1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7-30页
        1.2.1 FCI构建的方法研究第17-19页
        1.2.2 货币政策决策的理论研究第19-27页
        1.2.3 FCI在货币政策中的应用研究第27-30页
        1.2.4 对研究现状的简要评价第30页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第30-34页
        1.3.1 研究内容第30-32页
        1.3.2 研究方法第32-33页
        1.3.3 主要创新点第33-34页
第2章 基于FCI的货币政策决策研究理论基础第34-56页
    2.1 货币政策决策体系及FCI的内涵第34-44页
        2.1.1 货币政策分类及作用第34-35页
        2.1.2 货币政策决策程序第35-36页
        2.1.3 FCI的内涵第36-44页
    2.2 FCI在货币政策决策中的传导机制第44-51页
        2.2.1 货币传导机制第45-49页
        2.2.2 信贷传导机制第49-50页
        2.2.3 非资产价格机制第50-51页
    2.3 FCI与货币政策决策的关联性分析第51-56页
        2.3.1 FCI与货币政策关联模型的构建第51-52页
        2.3.2 模型结果及分析第52-56页
第3章 FCI视角下货币政策决策效果分析第56-80页
    3.1 FCI视角下货币政策决策效果的内涵第56-62页
        3.1.1 货币政策目标的内涵及特征第56-60页
        3.1.2 货币政策工具的内涵及特征第60-62页
    3.2 FCI视角下货币政策决策效果模型的构建第62-66页
        3.2.1 决策效果分析内容第62-64页
        3.2.2 决策效果分析模型第64-66页
    3.3 货币政策决策效果分析第66-78页
        3.3.1 静态效果分析第66-73页
        3.3.2 动态效果分析第73-78页
    3.4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4章 基于FCI的货币政策目标研究第80-94页
    4.1 货币政策目标及目标体系第80-83页
        4.1.1 货币政策目标与宏观经济目标的关系第80-81页
        4.1.2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构成第81-83页
    4.2 FCI纳入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可行性分析第83-89页
        4.2.1 相关性分析第83-87页
        4.2.2 可测性分析第87页
        4.2.3 可控性分析第87-89页
    4.3 包含FCI的货币政策目标体系构建第89-93页
        4.3.1 FCI与其它目标效果对比第89-91页
        4.3.2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构建第91-93页
    4.4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5章 基于FCI的货币政策工具研究第94-109页
    5.1 货币政策工具原理及效果对比分析第94-100页
        5.1.1 工具原理及特征对比第94-95页
        5.1.2 中介目标效应对比第95-98页
        5.1.3 最终目标效应对比第98-100页
    5.2 基于FCI的货币政策工具最优化模型构建第100-103页
        5.2.1 基于FCI的货币政策工具最优化原则第100-102页
        5.2.2 货币政策工具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第102-103页
    5.3 基于FCI的货币政策工具选择及分析第103-108页
        5.3.1 模型测算及检验第103-106页
        5.3.2 货币政策工具仿真及最优化选择第106-108页
    5.4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第6章 基于FCI的货币政策规则研究第109-123页
    6.1 相机抉择与规则货币政策之争第109-112页
        6.1.1 相机抉择与规则货币政策概述第109-110页
        6.1.2 相机抉择与规则货币政策比较分析第110-112页
    6.2 基于FCI的货币政策规则适用性分析第112-119页
        6.2.1 模型假设第113-114页
        6.2.2 模型估计方法及结果第114-116页
        6.2.3 不同货币政策对比分析第116-119页
    6.3 基于FCI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选择第119-122页
        6.3.1 模型构建及方法设计第119-120页
        6.3.2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第120-122页
    6.4 本章小结第122-123页
第7章 基于FCI的货币政策模拟研究第123-135页
    7.1 货币政策模拟方法及步骤第123-126页
        7.1.1 模拟方法及可行性分析第123-125页
        7.1.2 货币政策模拟基本步骤第125-126页
    7.2 基于FCI的货币政策模拟模型构建第126-130页
        7.2.1 模型的模块构成及要素分析第126-128页
        7.2.2 货币政策模拟模型的构建第128-130页
    7.3 基于FCI的货币政策模拟分析第130-134页
        7.3.1 模型参数估计结果第130-132页
        7.3.2 政策模拟结果第132-134页
    7.4 本章小结第134-135页
第8章 提高货币政策决策效果的建议第135-142页
    8.1 将FCI纳入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第135-136页
        8.1.1 以FCI为最终目标参考指标第135-136页
        8.1.2 提高对利率和FCI作为中介目标的关注第136页
    8.2 对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整第136-139页
        8.2.1 创新调控工具第137-138页
        8.2.2 完善货币市场第138页
        8.2.3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第138-139页
    8.3 转变货币政策操作方式第139-140页
        8.3.1 逐步实现相机抉择向规则的转变第139页
        8.3.2 以阶段性操作逐渐转向微调第139-140页
    8.4 出台提高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辅助措施第140-142页
        8.4.1 提高央行独立性第140页
        8.4.2 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和可信度第140-141页
        8.4.3 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沟通和协调机制第141-142页
结论第142-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54页
致谢第154-156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156-158页
附录B.1 月度中幅FCI拟合值第158-161页
附录B.2 月度窄幅FCI拟合值第161-164页
附录B.3 季度宽幅FCI拟合值第164-165页
附录B.4 季度中幅FCI拟合值第165-166页
附录B.5 季度窄幅FCI拟合值第166-167页
附录B.6 货币政策冲击识别模型Rats程序部分代码第167-168页

论文共1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境约束下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与分析
下一篇:面向大规模CPS系统的复杂事件处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