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认缴资本制视野下公司债权人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9页
第1章 公司资本制度与债权人保护概述第9-19页
    1.1 公司资本制度的概念及类型第9-12页
        1.1.1 公司资本制度的概念第9-10页
        1.1.2 公司资本制度的类型第10-12页
    1.2 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发展历程及评析第12-14页
        1.2.1 严格的法定资本制度第12-13页
        1.2.2 宽松的法定资本制度第13页
        1.2.3 完全的资本认缴制度第13-14页
    1.3 认缴资本制下完善债权人保护制度的必要性第14-19页
        1.3.1 公司债权人保护的理论基础第15-16页
        1.3.2 债权人与股东的天然利益冲突第16-17页
        1.3.3 认缴资本制对公司债权人保护的影响第17-19页
第2章 我国认缴资本制下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的现状和不足第19-27页
    2.1 认缴资本制下我国公司法对债权人权益保护的现状分析第19-22页
        2.1.1 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初步发展第19-20页
        2.1.2 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第20-21页
        2.1.3 股东未依法履行出资义务的责任追究制度第21页
        2.1.4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第21-22页
        2.1.5 提前清偿请求权制度第22页
    2.2 认缴资本制下公司债权人权益保护制度的不足第22-27页
        2.2.1 衡平居次原则尚未确立第22-23页
        2.2.2 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有待推进第23-24页
        2.2.3 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第24-25页
        2.2.4 出资责任加速到期制度缺失第25页
        2.2.5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可操作性弱第25-27页
第3章 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的国外立法及启示第27-33页
    3.1 美国对公司债权人保护的规定第27-29页
    3.2 德国对公司债权人保护的规定第29-30页
    3.3 日本对公司债权人保护的规定第30-31页
    3.4 国外立法经验的启示第31-33页
第4章 我国认缴资本制下公司债权人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建议第33-47页
    4.1 借鉴并引进衡平居次原则第33-36页
        4.1.1 合理框定衡平居次原则的主体范围第33-34页
        4.1.2 明确衡平居次原则的适用情形第34-35页
        4.1.3 厘清衡平居次原则与现有法律的关系第35-36页
    4.2 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第36-38页
        4.2.1 健全企业信用法律制度第37页
        4.2.2 鼓励设立信用服务机构第37-38页
        4.2.3 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第38页
    4.3 完善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第38-40页
        4.3.1 扩大信息披露主体范围第39页
        4.3.2 增加信息披露的内容第39页
        4.3.3 建立信息披露责任及激励制度第39-40页
    4.4 构建非破产情形下的股东出资责任加速到期制度第40-44页
        4.4.1 明确出资责任加速到期制度的适用依据第40-42页
        4.4.2 明晰“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标准第42-43页
        4.4.3 厘清适格诉讼被告及举证责任倒置第43-44页
    4.5 细化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第44-47页
        4.5.1 明确“资本显著不足”的衡量标准第44-45页
        4.5.2 适当扩大主体范围第45-46页
        4.5.3 适当减轻原告举证责任第46-47页
结语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非期望产出的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下一篇:基于三维块匹配的快速去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