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引言 | 第8-14页 |
1 非生物胁迫 | 第8-11页 |
1.1 盐胁迫 | 第8-9页 |
1.2 干旱胁迫 | 第9-10页 |
1.3 温度胁迫 | 第10-11页 |
2 植物MYB转录因子 | 第11-13页 |
2.1 MYB转录因子的发现 | 第11页 |
2.2 MYB转录因子的特征 | 第11-12页 |
2.3 MYB转录因子的功能 | 第12-13页 |
2.3.1 参与植物初生及次生代谢 | 第12页 |
2.3.2 参与植物形态建成 | 第12页 |
2.3.3 参与植物逆境胁迫应答 | 第12-13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4-29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4页 |
2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方 | 第14-16页 |
3 实验方法 | 第16-29页 |
3.1 植物RNA的提取 | 第16页 |
3.2 cDNA合成 | 第16-17页 |
3.3 目的基因的克隆 | 第17-19页 |
3.3.1 克隆目的基因 | 第17-18页 |
3.3.2 PCR片段电泳 | 第18页 |
3.3.3 目的片段回收与连接 | 第18-19页 |
3.3.4 感受态细胞转化 | 第19页 |
3.3.5 质粒小量提取 | 第19页 |
3.4 目的片段的酶切与载体构建 | 第19-22页 |
3.4.1 植物过表达载体构建 | 第19-21页 |
3.4.2 瞬时表达载体构建 | 第21-22页 |
3.5 农杆菌转化 | 第22-23页 |
3.5.1 质粒的小量提取 | 第22-23页 |
3.5.2 热激法转化农杆菌 | 第23页 |
3.6 农杆菌侵染法转化拟南芥 | 第23-24页 |
3.6.1 农杆菌侵染法转化拟南芥 | 第23页 |
3.6.2 T1代阳性苗筛选 | 第23-24页 |
3.7 拟南芥转基因植株目的基因的表达量检测 | 第24-25页 |
3.7.1 Trizol法提取植株总RNA | 第24页 |
3.7.2 反转录 | 第24页 |
3.7.3 Real-time(实时定量)PCR定量检测耐盐基因的表达情况 | 第24-25页 |
3.8 转基因拟南芥植株耐盐性鉴定 | 第25页 |
3.8.1 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发芽率 | 第25页 |
3.9 转基因拟南芥植株耐旱性检测 | 第25-26页 |
3.9.1 转基因拟南芥植株耐旱性表型观察 | 第25-26页 |
3.9.2 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失水率统计 | 第26页 |
3.9.3 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叶绿素含量检测 | 第26页 |
3.10 转基因拟南芥植株耐寒性检测 | 第26-27页 |
3.10.1 转基因拟南芥植株表型观察 | 第26页 |
3.10.2 耐冷响应基因表达检测 | 第26-27页 |
3.11 拟南芥原生质体瞬时转染 | 第27-29页 |
3.11.1 质粒的大量提取 | 第27页 |
3.11.2 原生质体瞬时转染 | 第27-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40页 |
1 玉米B73中耐非生物胁迫候选MYB转录因子的查找 | 第29页 |
2 目的基因的克隆 | 第29-30页 |
3 亚细胞定位 | 第30-31页 |
3.1 瞬时表达载体构建 | 第30-31页 |
3.1.1 双酶切反应 | 第30页 |
3.1.2 连接与转化 | 第30-31页 |
3.2 瞬时转染 | 第31页 |
4 拟南芥转基因 | 第31-40页 |
4.1 过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 | 第31-32页 |
4.1.1 双酶切反应 | 第31-32页 |
4.1.2 连接和转化 | 第32页 |
4.2 转基因拟南芥筛选及表达量检测 | 第32-34页 |
4.2.1 转基因T1代抗性筛选和鉴定 | 第32-33页 |
4.2.2 拟南芥转基因T2代植株基因表达情况 | 第33-34页 |
4.3 转基因植株耐盐性检测 | 第34页 |
4.3.1 转基因植株T2代纯合种子盐胁迫下发芽率检测 | 第34页 |
4.4 转基因植株T2代耐旱性检测 | 第34-37页 |
4.4.1 转基因拟南芥离体植株失水率 | 第34-35页 |
4.4.2 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 | 第35-36页 |
4.4.3 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变化 | 第36-37页 |
4.5 转基因植株T2代耐寒性检测 | 第37-40页 |
4.5.1 4 ℃胁迫条件下ZmMYB4转基因植株基因表达量检测 | 第37页 |
4.5.2 转基因拟南芥植株表型变化 | 第37-38页 |
4.5.3 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在恢复常温后的存活率 | 第38-39页 |
4.5.4 耐冷响应基因表达情况 | 第39-40页 |
讨论 | 第40-42页 |
1.ZmMYB3R-2基因亚细胞定位 | 第40页 |
2.ZmMYB3R-2参与拟南芥干旱胁迫和盐胁迫 | 第40-41页 |
3.ZmMYB4参与拟南芥盐胁迫、干旱胁迫和寒冷胁迫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