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基本有机化学工业论文--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生产论文

鼠尾藻中多酚的提取纯化及活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12-30页
    1.1 海藻分类及在我国的分布第12-21页
        1.1.1 海藻分类第12-20页
        1.1.2 海藻在我国的分布第20-21页
    1.2 海藻中抗氧化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第21-25页
        1.2.1 海藻多糖第21-23页
        1.2.2 海藻多酚类化合物第23-24页
        1.2.3 海藻中其它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物质第24-25页
    1.3 鼠尾藻的研究现状第25-28页
        1.3.1 鼠尾藻的分布及生产现状第26页
        1.3.2 鼠尾藻的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第26-28页
    1.4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第28-30页
        1.4.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28页
        1.4.2 研究内容第28-30页
第2章 鼠尾藻多酚浸提工艺研究及响应面法优化第30-42页
    2.1 材料与仪器第30-31页
        2.1.1 试验材料第30-31页
        2.1.2 试验试剂第31页
        2.1.3 试验仪器第31页
    2.2 试验方法第31-34页
        2.2.1 没食子酸标准曲线的制作及鼠尾藻多酚浸出率的计算公式第31-32页
        2.2.2 鼠尾藻多酚浸提工艺的单因素优化试验第32-34页
        2.2.3 响应面法试验因素的选取第3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4-41页
        2.3.1 鼠尾藻多酚浸提工艺的单因素优化试验结果第34-37页
        2.3.2 鼠尾藻多酚浸提工艺的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第37-41页
    2.4 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鼠尾藻多酚的研究第42-52页
    3.1 材料与仪器第42-44页
        3.1.1 试验原料第42-43页
        3.1.2 试验试剂第43页
        3.1.3 试验仪器第43-44页
    3.2 试验方法第44-46页
        3.2.1 树脂的预处理第44页
        3.2.2 树脂筛选第44-45页
        3.2.3 大孔吸附树脂吸附速率的测定第45页
        3.2.4 鼠尾藻多酚浓度对静态吸附效果的影响第45页
        3.2.5 溶液pH值对静态吸附效果的影响第45页
        3.2.6 吸附时温度对静态吸附效果的影响第45页
        3.2.7 不同洗脱剂浓度对解吸效果的影响第45页
        3.2.8 上样速率对动态吸附效果的影响第45页
        3.2.9 洗脱速率对动态解吸效果的影响第45-46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6-51页
        3.3.1 树脂筛选结果第46页
        3.3.2 树脂的吸附动力学试验第46-47页
        3.3.3 鼠尾藻多酚浓度对静态吸附效果的影响第47-48页
        3.3.4 溶液pH值对静态吸附效果的影响第48页
        3.3.5 吸附时温度对静态吸附效果的影响第48-49页
        3.3.6 不同洗脱剂浓度对解吸效果的影响第49页
        3.3.7 上样速率对动态吸附效果的影响第49-50页
        3.3.8 洗脱速率对动态解吸效果的影响第50-51页
    3.4 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鼠尾藻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第52-60页
    4.1 材料与仪器第52-53页
        4.1.1 试验原料第52页
        4.1.2 试验试剂第52页
        4.1.3 试验仪器第52-53页
    4.2 试验方法第53-55页
        4.2.1 鼠尾藻多酚与VC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第53页
        4.2.2 鼠尾藻多酚与VC对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的测定第53-54页
        4.2.3 鼠尾藻多酚与VC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ˉ)清除能力的测定第54-55页
        4.2.4 鼠尾藻多酚与VC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第5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5-59页
        4.3.1 鼠尾藻多酚与VC对DPPH的清除作用第55-56页
        4.3.2 鼠尾藻多酚与VC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第56-57页
        4.3.3 鼠尾藻多酚与VC对超氧阴离子的抑制作用第57-59页
        4.3.4 鼠尾藻多酚与VC总抗氧化能力第59页
    4.4 小结第59-60页
第5章 鼠尾藻的抑菌活性研究第60-64页
    5.1 材料与仪器第60-61页
        5.1.1 试验原料第60页
        5.1.2 试验试剂第60-61页
        5.1.3 试验仪器第61页
    5.2 试验方法第61-62页
        5.2.1 菌种的活化第61页
        5.2.2 培养基的配制第61页
        5.2.3 含供试菌平板的制备第61页
        5.2.4 抑菌活性初步筛选第61-62页
        5.2.5 最低抑菌浓度测定第62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2-63页
        5.3.1 初步筛选结果第62页
        5.3.2 最低抑菌浓度第62-63页
    5.4 小结第63-64页
第6章 鼠尾藻多酚的抗肿瘤活性研究第64-70页
    6.1 材料与仪器第64-65页
        6.1.1 试验原料第64页
        6.1.2 试验试剂第64-65页
        6.1.3 试验仪器第65页
    6.2 试验方法第65-66页
        6.2.1 试验流程第65页
        6.2.2 细胞复苏第65页
        6.2.3 细胞传代第65页
        6.2.4 初步效果确定第65-66页
        6.2.5 细胞试验第66页
    6.3 结果与分析第66-69页
        6.3.1 鼠尾藻中多酚对癌细胞抑制的初步效果确定第66-67页
        6.3.2 鼠尾藻中多酚对不同癌细胞的作用效果第67-69页
    6.4 小结第69-70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7.1 研究总结第70-71页
    7.2 研究中的创新第71页
    7.3 不足及展望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丙烯腈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下一篇:环境友善催化合成维生素K2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