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转动机件论文--轴承论文

磁悬浮组合支承系统的模糊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图清单第10-12页
表清单第12-13页
注释表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18页
   ·引言第14-15页
   ·论文的研究背景第15-16页
     ·现代控制策略第15-16页
     ·电磁阻尼器第16页
   ·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与内容安排第16-17页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第16-17页
     ·论文内容安排第17页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二章 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第18-23页
   ·系统的工作原理第18页
   ·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第18-22页
     ·系统的机械结构第18-21页
       ·磁悬浮轴承第19页
       ·磁悬浮阻尼器第19-20页
       ·转子第20-21页
     ·各环节的数学模型第21-22页
       ·电磁铁及其传递函数第21-22页
       ·电涡流传感器及其传递函数第22页
       ·功率放大器及其传递函数第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系统动态性能的理论分析第23-35页
   ·系统的数学模型第23-32页
     ·转子的离散化模型第23页
     ·不带支承的节点方程第23-28页
     ·轴承处的节点运动方程第28-32页
   ·系统的不平衡响应第32-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磁悬浮轴承模糊控制策略的设计第35-49页
   ·模糊自调整PID 控制器的设计第35-41页
     ·不完全微分PID 控制器第35-36页
     ·模糊自调整PID 控制器的原理第36-37页
     ·控制器结构选择及变量模糊化第37-39页
     ·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的选择第39-40页
     ·控制参数自调整规则第40-41页
   ·模糊自调整PID 控制系统的仿真第41-43页
   ·模糊-PI 控制器的设计第43-46页
     ·模糊-PI 控制器的原理第43-44页
     ·控制器结构选择及变量模糊化第44-45页
     ·模糊规则的制定第45-46页
   ·模糊-PI 控制系统的仿真第46-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磁悬浮轴承模糊控制策略的实现与试验研究第49-64页
   ·磁悬浮轴承模糊控制器的实现第49-55页
     ·F2812 DSP 程序设计第49-50页
       ·F2812 DSP 程序设计特点第49-50页
     ·模糊自调整PID 数字控制器的软件编制第50-54页
       ·五路定时中断的实现第51-52页
       ·模糊自调整PID 控制策略的编程实现第52-54页
     ·模糊-PI 数字控制器的软件编制第54-55页
       ·模糊-PI 控制策略的编程实现第54-55页
   ·数字控制系统的开发与调试工具第55-57页
     ·SEED-XDSusb.2.0 开发系统第55-56页
     ·CCS 集成开发系统第56-57页
   ·模糊自调整PID 控制系统的试验研究第57-60页
     ·系统试验台和控制参数的稳定区域第57-58页
     ·起浮试验和静态悬浮试验第58-59页
     ·高速旋转试验第59-60页
   ·模糊-PI 控制系统的试验研究第60-63页
     ·起浮试验和静态悬浮试验第60-61页
     ·高速旋转试验第61-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六章 磁悬浮阻尼器的实现和系统试验研究第64-69页
   ·带阻尼器磁悬浮系统控制软件实现第64-65页
     ·控制策略中7 路定时中断的实现第64页
     ·系统控制策略的实现第64-65页
   ·带阻尼器磁悬浮系统的试验研究第65-68页
     ·系统试验台介绍第65-66页
     ·静态悬浮试验第66页
     ·高速旋转试验第66-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论文工作总结第69页
   ·对工作的进一步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致谢第74-75页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学术论文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杂联接结构非线性有限元精确建模和模型确认方法研究
下一篇:磁悬浮轴承系统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