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2-24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13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3 概念体系和基础理论 | 第19-21页 |
1.3.1 概念体系 | 第19-20页 |
1.3.2 基础理论 | 第20-21页 |
1.4 研究设计 | 第21-2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2 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 | 第24-31页 |
2.1 指标体系 | 第24-26页 |
2.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4页 |
2.1.2 指标的选取与构建 | 第24-25页 |
2.1.3 数据来源 | 第25-26页 |
2.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6-31页 |
2.2.1 研究思路 | 第26页 |
2.2.2 组合赋权法 | 第26-29页 |
2.2.3 TOPSIS法 | 第29页 |
2.2.4 耦合协调发展模型 | 第29-31页 |
2.2.5 GM(1,1)灰色预测法 | 第31页 |
3 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分析 | 第31-47页 |
3.1 各系统发展指数评价分析 | 第31-41页 |
3.1.1 旅游产业系统发展指数评价 | 第32-34页 |
3.1.2 区域经济系统发展指数评价 | 第34-36页 |
3.1.3 生态环境系统发展指数评价 | 第36-39页 |
3.1.4 各系统综合指数评价 | 第39-41页 |
3.2 耦合协调的时空格局演化分析 | 第41-47页 |
3.2.1 耦合协调时序演变分析 | 第41-43页 |
3.2.2 耦合协调空间格局演化分析 | 第43-47页 |
4 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预测 | 第47-59页 |
4.1 基于灰色模型的发展指数预测 | 第47-55页 |
4.1.1 旅游产业指数预测 | 第47-49页 |
4.1.2 经济指数预测 | 第49-51页 |
4.1.3 环境指数预测 | 第51-53页 |
4.1.4 综合评价指数预测 | 第53-55页 |
4.2 基于灰色模型的耦合协调发展预测 | 第55-59页 |
4.2.1 耦合协调的时序预测分析 | 第55-57页 |
4.2.2 耦合协调的空间格局预测分析 | 第57-59页 |
5 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 第59-62页 |
5.1 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第59-60页 |
5.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间合作 | 第60页 |
5.3 做好区域环境整治与规划工作,鼓励公众参与 | 第60-61页 |
5.4 调整旅游产业发展方向,助推旅游产业升级 | 第61页 |
5.5 合理计划、科学管理利用环保投资 | 第61-6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2-63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附录 | 第69-7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课题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