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电子元件、组件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理论论文

基于纳米多孔表面自润湿溶液池沸腾传热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课题背景第11-12页
    1.2 二氧化钛薄膜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制备第12-13页
        1.2.2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沸腾传热特性第13页
        1.2.3 纳米多孔表面强化传热机理第13-14页
    1.3 自润湿溶液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1.3.1 自润湿溶液的制备第14-16页
        1.3.2 自润湿流体沸腾特性第16-17页
        1.3.3 自润湿流体强化传热机理第17-18页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意义第18-21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1.4.2 主要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21页
第二章 纳米多孔表面与自润湿流体的制备第21-29页
    2.1 纳米多孔表面的制备第21-23页
        2.1.1 钛材规格及成分第21页
        2.1.2 钛材的预处理第21页
        2.1.3 制备装置第21-22页
        2.1.4 制备试剂与方案第22-23页
    2.2 制备结果与表征第23-25页
        2.2.1 电解质溶液对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形貌的影响第23-24页
        2.2.2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对润湿性的影响第24-25页
    2.3 自润湿溶液的制备与分析第25-28页
        2.3.1 自润湿溶液的制备第25-26页
        2.3.2 自润湿溶液的表面张力分析第26-27页
        2.3.3 自润湿溶液的导热系数分析第27-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自润湿溶液与纳米多孔表面的池沸腾实验研究第29-45页
    3.1 前言第29页
    3.2 池沸腾实验装置第29-31页
    3.3 实验内容与步骤第31页
    3.4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误差分析第31-34页
        3.4.1 实验数据的处理第31-32页
        3.4.2 实验误差的计算第32-34页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4-42页
        3.5.1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对池沸腾传热的影响第34-35页
        3.5.2 不同换热壁面的气泡形态第35-36页
        3.5.3 纳米多孔表面与自润湿溶液强化传热的综合效果第36-41页
        3.5.4 换热壁面过热度与有效汽化核心孔径的关系第41-42页
    3.6 本章小结第42-45页
第四章 自润湿流体与纳米多孔表面强化传热的机理分析第45-55页
    4.1 前言第45页
    4.2 气泡脱离直径预测模型第45-48页
    4.3 池沸腾临界热流密度预测模型第48-51页
    4.4 自润湿流体强化传热机理分析第51-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5.1 结论第55-56页
    5.2 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致谢第63-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裂隙网络动水注浆浆液扩散与封堵效果研究
下一篇:真三轴条件下岩石破坏过程的声发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