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艺术论文--建筑风格、流派及作品评价论文

浙东传统建筑形态特色与地域性表达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6-28页
    1.1 研究的出发点第16-2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6-17页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1页
    1.2 研究的意义第21-22页
        1.2.1 理论意义第21-22页
        1.2.2 现实意义第22页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第22-28页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第22-25页
        1.3.2 研究内容第25页
        1.3.3 研究方法第25-26页
        1.3.4 研究中创新点与难点第26-27页
        1.3.5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第27-28页
第2章 浙东传统建筑聚落形成发展与分析第28-47页
    2.1 背景与发展第28-36页
        2.1.1 自然条件第28-31页
        2.1.2 人文历史第31-33页
        2.1.3 民俗第33-36页
    2.2 直接影响聚落形态因素第36-37页
        2.2.1 宗族与家族第36页
        2.2.2 宗教与信仰第36-37页
        2.2.3 地形第37页
    2.3 布局特色第37-46页
        2.3.1 功能第38-39页
        2.3.2 布局形态第39-46页
    2.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3章 浙东传统建筑形态及其空间特点第47-85页
    3.1 建筑形态特点第47-66页
        3.1.1 基本单元第47-53页
        3.1.2 平面与布局第53-58页
        3.1.3 立面第58-66页
    3.2 空间特点第66-83页
        3.2.1 建筑特色空间第66-72页
        3.2.2 空间属性第72-77页
        3.2.3 空间构成第77-82页
        3.2.4 空间的序列与变化第82-83页
    3.3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4章 浙东传统建筑特色营造技术与艺术第85-100页
    4.1 应对气候处理第85-90页
        4.1.1 采光与防晒第85-87页
        4.1.2 通风第87-90页
    4.2 水资源利用第90-93页
        4.2.1 引水第90-91页
        4.2.2 排水第91-92页
        4.2.3 蓄水第92页
        4.2.4 水位控制第92-93页
    4.3 雕刻艺术第93-96页
        4.3.1 石雕第93-94页
        4.3.2 木雕第94-96页
    4.4 构件与细部第96-99页
        4.4.1 门窗第96-97页
        4.4.2 细部第97-99页
    4.5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第5章 浙东传统建筑形式对地域性表达启示第100-132页
    5.1 我国地域性建筑创作现状第100-104页
        5.1.1 我国地域性建筑探索第100页
        5.1.2 当代地域性建筑主要观念第100-101页
        5.1.3 影响地域性建筑创作的主要因素第101-104页
    5.2 浙东传统建筑中可以继承的内容与思想第104-112页
        5.2.1 材料与技术第105-108页
        5.2.2 空间与形式第108-110页
        5.2.3 意境与审美第110-112页
    5.3 传统建筑形式的地域性表达手法分析第112-124页
        5.3.1 思维第113页
        5.3.2 途径第113-115页
        5.3.3 手法第115-124页
    5.4 浙东传统建筑形式地域性表达实践第124-131页
        5.4.1 项目概况第124-125页
        5.4.2 浙东传统建筑地域性在项目中的表达第125-130页
        5.4.3 心得体会第130-131页
    5.5 本章小结第131-132页
结论第132-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38页
致谢第138-139页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实际项目目录)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空间句法视角下湘西古村落空间格局研究
下一篇:基于现象学理论的集合住宅户型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