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文学中的人学意蕴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1页 |
第一章 萨特人学思想的生成语境 | 第11-19页 |
第一节 自传:童年生活的印记 | 第11-15页 |
一、得失兼并:上帝的逝世与人的行动 | 第11-12页 |
二、创作特点以及萌发渊源 | 第12-15页 |
第二节 时代:社会风云的陶冶 | 第15-19页 |
一、双重洗礼:学校和战争生活的影响 | 第15-16页 |
二、萨特人学思想的内涵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厌恶:被抛弃在荒诞世界中的自由人 | 第19-27页 |
第一节 存在主义者之厌恶的原由 | 第19-22页 |
一、存在被偶然性囚禁 | 第19-20页 |
二、时间的不可回复性 | 第20-21页 |
三、存在方式之恶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失乐园——现代人的表征 | 第22-25页 |
一、灵与肉的分离 | 第22-23页 |
二、自由像死亡 | 第23-24页 |
三、人情冷漠 | 第24-25页 |
第三节 从蒙昧到清醒:播种自由选择的思想 | 第25-27页 |
第三章 选择:追求属于自己价值目标的担当者 | 第27-34页 |
第一节 绝对自由:一个人的自由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求索的人 | 第28-32页 |
一、自我价值的追求 | 第28-30页 |
二、自由选择及其抽象性 | 第30-31页 |
三、责任的承担者 | 第31-32页 |
第三节 孤高的英雄形象 | 第32-34页 |
第四章 自由:走向社会、历史纬度的和谐人 | 第34-40页 |
第一节 相对自由、群体的自由 | 第34-36页 |
第二节 和谐的人 | 第36-38页 |
一、转向人的皈依 | 第36-37页 |
二、具体境况中的选择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处境中的斗士风采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