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课题研究意义以及实用价值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4-18页 |
1.2.1 植物护坡实验测试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植物护坡加固机理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3 植物护坡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2章 根系固土力学机理 | 第19-30页 |
2.1 植被根系的地下分布及形态特点 | 第19-20页 |
2.1.1 草本植被根系的地下分布 | 第19-20页 |
2.1.2 灌木植被根系的分布规律 | 第20页 |
2.1.3 乔木植被根系的形态特征 | 第20页 |
2.2 加筋理论 | 第20-22页 |
2.2.1 根-土复合体力学特性变化机理 | 第21-22页 |
2.3 锚固理论 | 第22-23页 |
2.4 根-土相互作用力学模型 | 第23-28页 |
2.4.1 草本植被对土体的加筋效应力学模型 | 第23-26页 |
2.4.2 木本植被对土体的锚固效应力学模型 | 第26-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根系护坡的抗剪强度特性试验 | 第30-48页 |
3.1 护坡植被简介 | 第30页 |
3.2 试验材料的准备 | 第30-31页 |
3.3 试样的制备 | 第31页 |
3.4 含水率的测定 | 第31-34页 |
3.4.1 仪器设备 | 第32页 |
3.4.2 操作步骤 | 第32页 |
3.4.3 试验结果整理 | 第32-34页 |
3.5 密度的测定 | 第34-36页 |
3.5.1 仪器设备 | 第34-35页 |
3.5.2 操作步骤 | 第35页 |
3.5.3 试验结果整理 | 第35-36页 |
3.6 直接剪切试验 | 第36-46页 |
3.6.1 试验原理 | 第36-37页 |
3.6.2 仪器设备 | 第37-38页 |
3.6.3 操作步骤 | 第38页 |
3.6.4 试验结果整理 | 第38-46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 根系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 第48-77页 |
4.1 ABAQUS简介 | 第48-49页 |
4.2 有限元法 | 第49-51页 |
4.2.1 有限单元法原理 | 第49页 |
4.2.2 有限元法的解题步骤 | 第49-51页 |
4.3 安全系数的确定方法 | 第51-52页 |
4.3.1 强度折减法原理 | 第51页 |
4.3.2 失稳判据的选用 | 第51-52页 |
4.4 根系与土体复合体的有限元离散化模型 | 第52-53页 |
4.5 计算模型及参数 | 第53-56页 |
4.5.1 边坡浅层加固模型及参数 | 第53-54页 |
4.5.2 根系加固边坡模型及参数 | 第54-55页 |
4.5.3 根系边坡模型中的根-土相互作用 | 第55页 |
4.5.4 根系在边坡中的布置方式 | 第55-56页 |
4.6 边坡浅层加固模型稳定性分析 | 第56-57页 |
4.7 根系加固边坡有限元反演分析 | 第57-75页 |
4.7.1 不加侧根时根系加固位置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57-61页 |
4.7.2 加侧根后根系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61-68页 |
4.7.3 根系数量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68-75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5.1 结论 | 第77-78页 |
5.2 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