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2.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三)研究思路、方法 | 第14页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1.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2.不足之处 | 第15页 |
一、纳税信用评价相关概念界定及价值分析 | 第15-20页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1.纳税信用 | 第15-16页 |
2.纳税信用评价 | 第16-17页 |
(二)纳税信用评价制度价值分析 | 第17-20页 |
1.规范政府行为,实现税收法治 | 第17页 |
2.保障税收及时“入库”,强化政府对市场调控能力 | 第17-18页 |
3.维护合规纳税人合法权益,增强企业竞争力 | 第18-19页 |
4.夯实社会诚信根基,促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健全 | 第19-20页 |
二、我国纳税信用评价制度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0-26页 |
(一)我国纳税信用评价发展进程和现状 | 第20-22页 |
(二)我国纳税信用评价制度问题分析 | 第22-26页 |
1.纳税信用评价主体单一,缺乏专业、独立纳税信用评价机构 | 第22-23页 |
2.纳税信用评价对象较窄,未能覆盖经济社会的重要参与者 | 第23-24页 |
3.纳税信用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及效用性不足 | 第24页 |
4.纳税信用评价结果缺乏刚性约束与有效激励 | 第24-26页 |
三、域外纳税信用评价制度概况和启示 | 第26-32页 |
(一)域外纳税信用评价制度概况 | 第26-30页 |
1.香港的纳税信用评价 | 第26页 |
2.新加坡的纳税信用评价 | 第26-27页 |
3.日本的纳税信用评价 | 第27-29页 |
4.美国的纳税信用评价 | 第29-30页 |
(二)境外纳税信用评价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 第30-32页 |
1.完备的法律体系是纳税信用评价的根本保证 | 第30-31页 |
2.周全的纳税服务是纳税信用评价的关键 | 第31页 |
3.专业独立的信用评价机构是纳税信用评价的基础 | 第31页 |
4.先进的纳税信用评价信息库支撑是纳税信用评价的基本要求 | 第31页 |
5.完备的奖惩措施是纳税信用评价制度遵从性的保障 | 第31-32页 |
四、完善我国纳税信用评价制度的建议 | 第32-38页 |
(一)确立我国纳税信用评价制度基本理念 | 第32-33页 |
(二)完善纳税信用评价制度的具体措施 | 第33-36页 |
1.成立专业化的纳税信用评价主体 | 第33-34页 |
2.扩展纳税信用评价对象 | 第34页 |
3.强化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应用 | 第34-36页 |
(三)纳税信用评价相关立法完善 | 第36-38页 |
1.以税收基本法为基础的税收法律体系的建立 | 第36页 |
2.税收征管法的立法完善 | 第36-37页 |
3.纳税信用评价信息化的法律完善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