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交流电机论文--同步电机论文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优化控制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2 电动汽车发展现状第13-16页
        1.2.1 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现状第13-15页
        1.2.2 电动汽车用电机发展现状第15-16页
    1.3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技术及控制策略研究现状第16-20页
        1.3.1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技术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2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第18-20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2章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基本原理第22-37页
    2.1 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和原理第22-24页
    2.2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第24-29页
        2.2.1 坐标变换第24-26页
        2.2.2 A-B-C三相静止坐标系下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第26-27页
        2.2.3 α-β两相静止坐标系下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第27-28页
        2.2.4 d-q两相旋转坐标系下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第28-29页
    2.3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第29-32页
        2.3.1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策略第29-30页
        2.3.2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控制技术第30-32页
    2.4 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第32-35页
    2.5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的比较分析第35-36页
    2.6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基于CKMTOA PID参数整定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第37-54页
    3.1 基于混沌分子动理论优化算法(CKMTOA)第37-46页
        3.1.1 分子动理论优化算法第37-39页
        3.1.2 分子动理论优化算法的不足与发展第39-41页
        3.1.3 基于混沌分子动理论优化算法第41-44页
        3.1.4 仿真实验与分析第44-46页
    3.2 基于CKMTOA自整定PID控制器第46-49页
        3.2.1 传统PID控制器原理第46-47页
        3.2.2 基于CKMTOA自整定PID控制器的设计第47-49页
    3.3 基于CKMTOA优化PID控制器参数的仿真实验与分析第49-53页
        3.3.1 搭建CKMTOA PID控制技术的永磁同步电机仿真模型第49-51页
        3.3.2 基于CKMTOA PID控制器参数自整定的仿真实验验证第51-53页
    3.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4章 基于CKMTOA-KELM优化ADRC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第54-72页
    4.1 ADRC控制器原理第54-58页
        4.1.1 ADRC控制器第54-55页
        4.1.2 跟踪微分器(TD)第55-56页
        4.1.3 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第56-57页
        4.1.4 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律(NLSEF)第57-58页
    4.2 基于ADRC速度控制器设计第58-60页
    4.3 基于CKMTOA-KELM优化ADRC控制器设计第60-64页
        4.3.1 KELM的原理第60-63页
        4.3.2 基于CKMTOA-KELM优化ADRC控制器第63-64页
    4.4 仿真实验验证第64-71页
        4.4.1 搭建CKMTOA-KELM优化ADRC的PMSM控制仿真模型第64-67页
        4.4.2 CKMTOA-KELM回归模型结果分析第67页
        4.4.3 低速工况下抗干扰实验的仿真结果分析第67-69页
        4.4.4 高速工况下抗干扰仿真实验第69-70页
        4.4.5 电机参数变化抗干扰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第70-71页
    4.5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5章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系统实验平台设计第72-87页
    5.1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硬件实验平台第72-79页
        5.1.1 硬件电路的基本组成第72-73页
        5.1.2 硬件电路设计第73-76页
        5.1.3 软件设计第76页
        5.1.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76-79页
    5.2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系统GUI软件实验平台第79-85页
        5.2.1 基于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系统GUI软件实验平台框架第79-80页
        5.2.2 GUI软件实验平台界面第80-85页
    5.3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7-89页
    6.1 结论第87-88页
    6.2 展望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4页
致谢第94-95页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95-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块化五电平变换器开路故障诊断方法
下一篇:计及风电不确定性的电力系统差异化规划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