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车辅助系统快速全景图像拼接研究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6-18页 |
1.2 泊车辅助系统的发展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1.2.1 泊车辅助系统的发展 | 第18-20页 |
1.2.2 泊车辅助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2.3 图像拼接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3-24页 |
第2章 鱼眼摄像机的标定与畸变矫正 | 第24-40页 |
2.1 鱼眼摄像机的光学特性和成像模型 | 第24-26页 |
2.1.1 鱼眼摄像机的光学特性 | 第24-25页 |
2.1.2 鱼眼摄像机的成像模型 | 第25-26页 |
2.2 摄像机的标定 | 第26-32页 |
2.2.1 非线性优化标定法 | 第28页 |
2.2.2 两步标定法 | 第28-30页 |
2.2.3 张正友平面标定法 | 第30-32页 |
2.3 鱼眼镜头畸变矫正 | 第32-35页 |
2.3.1 基于鱼眼镜头几何成像模型的校正算法 | 第32-33页 |
2.3.2 多项式模型校正法 | 第33-34页 |
2.3.3 基于球面透视投影模型校正法 | 第34-35页 |
2.3.4 鱼眼图像畸变校正算法总结 | 第35页 |
2.4 鱼眼摄像机的标定和畸变矫正实现及实验结果 | 第35-38页 |
2.4.1 张正友平面标定法实验结果 | 第36-37页 |
2.4.2 多项式模型校正法实验结果 | 第37-3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3章 俯视图变换和图像插值校正 | 第40-48页 |
3.1 俯视图变换 | 第40-44页 |
3.1.1 基于固定视角参数的逆投影变换算法 | 第40-41页 |
3.1.2 直接线性变换算法 | 第41-42页 |
3.1.3 基于查找映射表的快速俯视变换实现 | 第42-44页 |
3.2 图像插值校正 | 第44-47页 |
3.2.1 最近邻域插值法 | 第44-45页 |
3.2.2 双线性插值法 | 第45页 |
3.2.3 双三次内插值法 | 第45-47页 |
3.2.4 双线性插值法实验结果 | 第4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图像配准 | 第48-62页 |
4.1 基于特征的图像配准算法 | 第48-49页 |
4.2 基于角点的特征点检测算法 | 第49-55页 |
4.2.1 Moravec角点检测算法 | 第49-50页 |
4.2.2 SUSAN角点检测算法 | 第50-51页 |
4.2.3 Harris角点检测算法 | 第51-53页 |
4.2.4 优化的Harris角点检测算法 | 第53-55页 |
4.3 特征角点的粗匹配 | 第55-57页 |
4.3.1 灰度差平方和(SSD)匹配算法 | 第55-56页 |
4.3.2 归一化互相关(NCC)匹配算法 | 第56-57页 |
4.4 特征角点的提纯 | 第57-60页 |
4.4.1 传统RANSAC算法 | 第57-58页 |
4.4.2 改进的RANSAC算法 | 第58-59页 |
4.4.3 图像配准的实现 | 第59-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5章 图像融合 | 第62-70页 |
5.1 图像融合技术 | 第62-65页 |
5.1.1 直接平均融合算法 | 第62-63页 |
5.1.2 最大值融合算法 | 第63页 |
5.1.3 加权平均融合算法 | 第63-64页 |
5.1.4 多分辨率融合法 | 第64-65页 |
5.2 基于渐入渐出的加权图像融合算法 | 第65-66页 |
5.2.1 重叠区域的确定 | 第65-66页 |
5.2.2 渐入渐出的融合算法 | 第66页 |
5.3 基于增益补偿的全景图像亮度调整算法 | 第66-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6章 全景泊车辅助系统快速图像拼接实现 | 第70-80页 |
6.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70-71页 |
6.2 系统软件算法设计 | 第71-74页 |
6.3 基于查表法的快速全景图像拼接 | 第74-7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论文成果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