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女性主义的批判性建构及其伦理意蕴--普鲁姆德批判性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初探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一、绪论 | 第11-15页 |
(一) 选题的依据 | 第11页 |
(二) 选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三)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四) 创新性及完成的可能性 | 第14-15页 |
二、普鲁姆德批判性生态女性主义的理论背景 | 第15-22页 |
(一) 女性主义及其理论嬗变 | 第15-17页 |
(二) 生态主义的异军突起 | 第17-18页 |
(三) 女性主义与生态主义的结盟 | 第18-19页 |
(四) 普鲁姆德批判性生态女性主义的提出 | 第19-22页 |
三、性别压迫的自然镜鉴 | 第22-29页 |
(一) 自然与女性主义分析 | 第22-23页 |
(二) 西方传统中的人与自然的二元关系 | 第23-27页 |
(三) 殖民的逻辑 | 第27-29页 |
四、自然宰治的性别思考 | 第29-34页 |
(一) 女性与荒野 | 第29-30页 |
(二) 隐藏的菲勒斯中心主义 | 第30-32页 |
(三) 自然的死亡与复活 | 第32-34页 |
五、普鲁姆德理论的批判性及其伦理意蕴 | 第34-39页 |
(一) “主宰身份”的批判 | 第34-35页 |
(二) 文化逻辑的重构 | 第35-36页 |
(三) 走向关怀伦理 | 第36-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