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1 小麦氮肥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0页 |
1.2 氮肥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 第10-11页 |
1.2.1 氮肥对小麦群体数量和质量的影响 | 第10页 |
1.2.2 氮肥对小麦植株氮浓度和氮素累积、转运的影响 | 第10-11页 |
1.2.3 氮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11页 |
1.3 不同形态氮肥的转化吸收机制 | 第11-12页 |
1.3.1 不同形态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 | 第11-12页 |
1.3.2 作物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 | 第12页 |
1.4 不同形态氮肥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 第12-15页 |
1.4.1 不同形态氮肥对干物质累积和产量的影响 | 第12-13页 |
1.4.2 不同形态氮肥对小麦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13-14页 |
1.4.3 不同形态氮肥对介质环境的影响 | 第14-15页 |
2 引言 | 第15-16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6-19页 |
3.1 试验地点 | 第16页 |
3.2 试验设计 | 第16页 |
3.3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3.4 样品采集及测定 | 第17页 |
3.4.1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 第17页 |
3.4.2 群体数量监测 | 第17页 |
3.4.3 叶面积指数测定 | 第17页 |
3.4.4 地上部干物质量和植株氮浓度测定 | 第17页 |
3.4.5 SPAD的测定 | 第17页 |
3.4.6 收获考种 | 第17页 |
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17-19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19-52页 |
4.1 不同基肥供氮水平下氮肥形态对小麦植株氮素营养的影响 | 第19-24页 |
4.1.1 不同形态氮肥对小麦植株氮浓度的影响 | 第19-20页 |
4.1.2 不同形态氮肥对小麦各器官含氮量的影响 | 第20-23页 |
4.1.3 不同形态氮肥对小麦不同生育时期SPAD值的影响 | 第23-24页 |
4.2 不同基肥供氮水平下氮肥形态对小麦群体变化的影响 | 第24-29页 |
4.2.1 不同形态氮肥对小麦茎糵动态变化的影响 | 第24-26页 |
4.2.2 不同形态氮肥对小麦成穗率的影响 | 第26-28页 |
4.2.3 不同形态氮肥对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第28-29页 |
4.3 植物氮浓度、SPAD与群体数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29-31页 |
4.3.1 植株氮浓度与群体数量的相关性 | 第29-30页 |
4.3.2 小麦SPAD与群体数量的关系分析 | 第30-31页 |
4.4 不同基肥供氮水平氮肥形态对小麦干物质累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 | 第31-37页 |
4.4.1 不同形态氮肥对小麦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第31-32页 |
4.4.2 不同形态氮肥对小麦不同器官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第32-35页 |
4.4.3 不同形态氮肥对小麦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 第35-36页 |
4.4.4 不同形态氮肥对小麦不同器官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 第36-37页 |
4.5 不同基肥供氮水平下不同形态氮肥对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及分配的影响 | 第37-43页 |
4.5.1 不同形态氮肥对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氮素累积量的影响 | 第37-39页 |
4.5.2 不同形态氮肥对小麦不同器官氮素累积量的影响 | 第39-41页 |
4.5.3 不同形态氮肥对小麦花前氮素转运及对籽粒贡献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4.5.4 不同形态氮肥对小麦花前不同器官氮素转运影响 | 第42-43页 |
4.6 不同形态氮肥对小麦产量、收获指数的影响 | 第43-47页 |
4.6.1 不同形态氮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第43-46页 |
4.6.2 不同形态氮肥对小麦收获指数、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 第46-47页 |
4.7 不同形态氮肥对土壤无机氮累积的影响 | 第47-51页 |
4.7.1 不同形态氮肥对土壤无机氮累积的影响 | 第47-49页 |
4.7.2 土壤无机氮累积与小麦植株氮浓度的关系 | 第49-51页 |
4.8 不同基肥供氮水平下不同形态氮肥对小麦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5 讨论 | 第52-55页 |
5.1 不同形态氮肥对土壤无机氮累积的影响 | 第52页 |
5.2 不同形态氮肥对小麦植株氮浓度以及氮素吸收、利用影响 | 第52-53页 |
5.3 不同形态氮肥对小麦群体动态的影响 | 第53-54页 |
5.4 不同形态氮肥对小麦干物质累积、转运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 第54-55页 |
6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ABSTRACT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