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养护与维修论文--路面的养护与维修论文

级配碎石基层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的影响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14页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0-13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页
    1.4 技术路线第13-14页
2 沥青路面车辙形成机理与有限元本构模型的选择第14-23页
    2.1 沥青路面车辙形成机理第14-15页
    2.2 沥青路面车辙形成过程第15-17页
    2.3 影响沥青路面车辙形成因素第17-18页
    2.4 蠕变模型的选择第18-22页
        2.4.1 Maxwell模型第18-19页
        2.4.2 Kelvin模型第19-20页
        2.4.3 Burgers模型第20-21页
        2.4.4 时间硬化蠕变模型第21-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3 各种基层下室内轮载试验研究第23-41页
    3.1 试验材料技术指标第23-24页
        3.1.1 沥青的技术指标第23页
        3.1.2 粗集料的技术指标第23-24页
        3.1.3 细集料的技术指标第24页
        3.1.4 矿粉的技术指标第24页
    3.2 路用材料的配合比设计第24-31页
        3.2.1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第24-28页
        3.2.2 半刚性基层和级配碎石基层的配合比设计第28-31页
    3.3 各种路用材料的技术参数第31-32页
    3.4 改装轮载试验模具和试件的制作第32-34页
    3.5 改装轮载试验条件第34-35页
    3.6 改装轮载试验结果及分析第35-39页
    3.7 本章小结第39-41页
4 室内轮载试验的有限元分析第41-51页
    4.1 室内轮载试验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1-45页
    4.2 室内轮载试验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第45-49页
    4.3 本章小结第49-51页
5 不同路面结构下车辙计算分析第51-64页
    5.1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第51-52页
    5.2 沥青路面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52页
    5.3 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建立第52-54页
        5.3.1 沥青路面温度场建立原理第52-54页
        5.3.2 有限元模型温度条件的确定第54页
    5.4 不同沥青路面结构温度场的有限元计算第54-56页
    5.5 各种沥青路面结构车辙的有限元计算第56-63页
        5.5.1 不同种类基层对沥青面层剪应力的影响第57-60页
        5.5.2 不同种类基层下沥青路面车辙和面层厚度减小量计算第60-63页
    5.6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结论第64-65页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附录第70-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冻融循环及紫外老化对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下一篇:基于浮动车和固定检测器的路段行程时间预测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