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3-15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9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9页 |
第四节 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第五节 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政策性农业保险概述 | 第21-31页 |
第一节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概念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特点 | 第22-24页 |
一、政府主导性 | 第22页 |
二、弱可保性 | 第22-23页 |
三、外部性 | 第23页 |
四、特定的政策目标性 | 第23-24页 |
第三节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作用 | 第24-26页 |
一、提高农业风险管理水平 | 第24页 |
二、促进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 第24-25页 |
三、提高农民的经济地位 | 第25页 |
四、完善收入再分配机制 | 第25-26页 |
第四节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理论依据 | 第26-28页 |
一、农业保护理论 | 第26页 |
二、福利经济理论 | 第26-27页 |
三、新制度经济理论 | 第27页 |
四、国家干预理论 | 第27-28页 |
第五节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 | 第28-31页 |
一、起步发展阶段 | 第28页 |
二、恢复试办阶段 | 第28-29页 |
三、持续衰退阶段 | 第29页 |
四、新一轮保险试验阶段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 第31-45页 |
第一节 湖北省农业发展情况 | 第31-36页 |
一、牲畜出栏量快速增长 | 第31-32页 |
二、农林牧渔业产值显著提高 | 第32-34页 |
三、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广泛 | 第34页 |
四、农业受灾严重 | 第34-36页 |
第二节 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状况 | 第36-42页 |
一、险种开办情况 | 第37-39页 |
二、投保及风险保障情况 | 第39-40页 |
三、保费财政补贴情况 | 第40-41页 |
四、投保理赔情况 | 第41-42页 |
五、服务网络情况 | 第42页 |
第三节 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成效 | 第42-45页 |
一、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 | 第42页 |
二、农业抗风险能力稳步提高 | 第42-43页 |
三、财政支农效应放大 | 第43页 |
四、农民防灾意识有所增强 | 第43-44页 |
五、部分特色险种成效显著 | 第44-45页 |
第四章 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 | 第45-54页 |
第一节 农业保险制度不够完善 | 第45页 |
第二节 农业生产者缺乏投保意愿 | 第45-48页 |
第三节 险种不全覆盖面不广 | 第48-49页 |
第四节 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还不够高 | 第49-50页 |
第五节 农业保险经营主体专业化程度不够高 | 第50-51页 |
第六节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保险需求未得到满足 | 第51-52页 |
第七节 农业保险政策执行效果未达预期 | 第52-54页 |
第五章 国内外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经验 | 第54-64页 |
第一节 国外政策性农业保险典型模式 | 第54-60页 |
一、美国的政府主导模式 | 第54-55页 |
二、日本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会社模式 | 第55-56页 |
三、法国的民办互助模式 | 第56-58页 |
四、国外政策性农业保险经验总结 | 第58-60页 |
第二节 国内代表性省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经验 | 第60-64页 |
一、安徽省政策性农业保险 | 第60-62页 |
二、河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 | 第62-64页 |
第六章 对策建议 | 第64-72页 |
第一节 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 第64-65页 |
第二节 激发农业生产者参保农业保险的意愿 | 第65-66页 |
第三节 增加农业保险险种并扩大覆盖面 | 第66页 |
第四节 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 | 第66-67页 |
第五节 提高农业保险专业化服务水平 | 第67-69页 |
第六节 积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第69-70页 |
第七节 加强农业保险政策执行与监督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