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正渗透膜技术处理高浓盐水实验特性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3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8-9页
    1.2 膜分离技术概况第9-10页
    1.3 正渗透膜分离技术第10-15页
        1.3.1 正渗透膜技术分离原理第10-11页
        1.3.2 正渗透浓差极化原理第11-14页
        1.3.3 正渗透膜第14-15页
    1.4 汲取液第15-17页
        1.4.1 无机汲取液第15-16页
        1.4.2 有机汲取液第16页
        1.4.3 其它类型汲取液第16-17页
    1.5 正渗透膜技术应用现状第17-21页
        1.5.1 海水淡化第17-18页
        1.5.2 污废水处理第18-19页
        1.5.3 页岩气高盐类废水的处理第19-20页
        1.5.4 其他领域第20-21页
    1.6 课题的提出第21-23页
        1.6.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1页
        1.6.2 研究主要内容第21-22页
        1.6.3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二章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第23-30页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23-24页
        2.1.1 实验仪器第23页
        2.1.2 实验试剂第23-24页
    2.2 正渗透膜的选择第24页
    2.3 正渗透性能评价实验平台第24-26页
    2.4 膜性能测试指标第26-29页
        2.4.1 膜通量测定方法第26页
        2.4.2 溶质返混通量测定方法第26-27页
        2.4.3 污染物截留率测定方法第27-28页
        2.4.4 渗透压计算第28-29页
    2.5 膜结构表面表征第29-30页
        2.5.1 原子力显微镜第29页
        2.5.2 扫描电镜第29-30页
第三章 正渗透膜基本性能研究第30-38页
    3.1 不同膜朝向对正渗透膜通量的影响第30-31页
    3.2 不同汲取液浓度对正渗透膜通量的影响第31-33页
    3.3 不同汲取液温度对正渗透膜通量的影响第33-35页
    3.4 不同汲取液错流量率对正渗透膜通量的影响第35-36页
    3.5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四章 正渗透膜分离过程关键影响因素分析第38-43页
    4.1 BBD实验设计方案第38-39页
    4.2 方差分析第39-42页
        4.2.1 响应面分析第40-41页
        4.2.2 影响条件优化、预测最优值及实验验证第41-42页
    4.3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五章 曝气对正渗透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分析第43-50页
    5.1 曝气方式对正渗透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分析第43-45页
    5.2 清洗效率第45-46页
    5.3 扫描电镜膜污染表面进行表征第46-48页
    5.4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结论第50-51页
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致谢第57-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煤制气废水污染砂土固化效果研究
下一篇:吸附-MBMBR复合系统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膜污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