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微藻概述 | 第12页 |
1.2 微藻的应用 | 第12-15页 |
1.2.1 微藻处理废水 | 第12-13页 |
1.2.2 微藻制备生物能源 | 第13-15页 |
1.2.3 微藻应用于其他产业 | 第15页 |
1.3 微藻采收技术现状 | 第15-19页 |
1.3.1 离心分离法 | 第15-16页 |
1.3.2 过滤法 | 第16页 |
1.3.3 絮凝法 | 第16-17页 |
1.3.4 传统气浮法 | 第17-18页 |
1.3.5 加热预处理气浮法 | 第18-19页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3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23-31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3-25页 |
2.1.1 试验藻种与培养基 | 第23-24页 |
2.1.2 仪器与设备 | 第24-25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5-31页 |
2.2.1 加热预处理试验 | 第25页 |
2.2.2 微藻气浮采收试验 | 第25-26页 |
2.2.3 微藻表面性质的测定 | 第26-27页 |
2.2.4 微藻-气泡界面的xDLVO理论计算 | 第27-29页 |
2.2.5 Plackett-Burman筛选试验 | 第29页 |
2.2.6 Box Behnken优化试验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加热预处理气浮采收微藻试验研究 | 第31-49页 |
3.1 加热温度对两种微藻气浮采收率的影响 | 第31-34页 |
3.2 加热对两种微藻表面性质影响机理分析 | 第34-39页 |
3.2.1 红外光谱 | 第34-35页 |
3.2.2 疏水率 | 第35-36页 |
3.2.3 Zeta电位 | 第36-38页 |
3.2.4 表面能 | 第38-39页 |
3.3 微藻细胞与气泡界面相互作用分析 | 第39-47页 |
3.3.1 微藻细胞与水介质的界面相互作用分析 | 第40-41页 |
3.3.2 微藻细胞与气泡在水介质中的界面相互作用分析 | 第41-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加热预处理气浮采收微藻的响应面优化 | 第49-68页 |
4.1 Plackett-Burman筛选试验 | 第49-54页 |
4.2 Box Behnken设计优化 | 第54-61页 |
4.2.1 小球藻Box Behnken设计模型的检验 | 第55-58页 |
4.2.2 二形栅藻Box Behnken设计模型的检验 | 第58-61页 |
4.3 响应面交互作用分析 | 第61-66页 |
4.3.1 小球藻响应面交互作用分析 | 第61-63页 |
4.3.2 二形栅藻响应面交互作用分析 | 第63-66页 |
4.4 模型优化及验证 | 第6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8-71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