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干燥模型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模型预测控制系统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8-19页 |
1.4 研究路线 | 第19-20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2章 玉米薄层干燥试验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1-47页 |
2.1 试验因素的选取 | 第21-22页 |
2.2 各试验因素范围的确定 | 第22-23页 |
2.3 试验方案设计 | 第23-26页 |
2.3.1 试验总次数N的确定 | 第23页 |
2.3.2 试验方案表的制订 | 第23-26页 |
2.4 材料与设备 | 第26-29页 |
2.4.1 试验材料 | 第26页 |
2.4.2 试验装置 | 第26-29页 |
2.5 试验方法 | 第29-31页 |
2.5.1 试验过程 | 第29-30页 |
2.5.2 指标测定与方法 | 第30-31页 |
2.6 干燥动力学模型 | 第31-33页 |
2.7 干燥动力学模型的选择和优劣判断准则 | 第33-34页 |
2.8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46页 |
2.8.1 干燥模型的确定 | 第34-35页 |
2.8.2 干燥模型参数的多元二次回归分析 | 第35-45页 |
2.8.3 干燥模型准确性的验证 | 第45-46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3章 干燥积温理论的研究 | 第47-55页 |
3.1 农学积温理论简介 | 第47页 |
3.2 干燥积温概念的提出 | 第47-49页 |
3.3 理论积温模型的建立 | 第49-51页 |
3.4 积温图表的建立 | 第51-52页 |
3.5 积温图表的使用方法 | 第52-5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顺流玉米深床干燥模型的求解及MATLAB仿真分析 | 第55-69页 |
4.1 热风干燥的形式 | 第55-56页 |
4.2 湿玉米干燥特性参数分析 | 第56-57页 |
4.3 湿空气干燥特性参数分析 | 第57-58页 |
4.4 顺流玉米深床干燥模型的求解 | 第58-65页 |
4.4.1 干燥过程分析 | 第58-60页 |
4.4.2 干燥模型建立 | 第60-65页 |
4.5 顺流玉米深床干燥模型的MATLAB仿真分析 | 第65-6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连续式玉米干燥机模拟系统的建立 | 第69-87页 |
5.1 连续式玉米干燥机简介 | 第69-70页 |
5.2 连续式玉米干燥机干燥工艺流程 | 第70-71页 |
5.3 连续式玉米干燥机水分模型的建立 | 第71-76页 |
5.4 连续式玉米干燥机水分模型MATLAB仿真 | 第76-78页 |
5.5 连续式玉米干燥机积温模型的建立 | 第78-83页 |
5.6 连续式玉米干燥机模拟系统的建立 | 第83-86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6章 连续式玉米干燥机玉米干燥试验 | 第87-97页 |
6.1 连续式玉米干燥机控制系统简介 | 第87-89页 |
6.2 玉米干燥试验 | 第89-94页 |
6.2.1 试验目的 | 第89页 |
6.2.2 试验设备和方法 | 第89-90页 |
6.2.3 试验条件 | 第90-91页 |
6.2.4 试验结果 | 第91-94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94-97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7-101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97-99页 |
7.2 展望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7页 |
附录 | 第107-111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11-113页 |
致谢 | 第113页 |